孩子渴望聽到這些 可是你是否說過
受傷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源自外部的因素,也可能是因為內在的原因。當孩子處于受傷狀態時,常常伴隨的是恐懼、悲傷、自責等負面情緒,而且往往容易將矛頭指向自身,認為自己很糟糕,家長會因此而嚴懲自己,不愛自己了。
也許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受傷確實是因為他自身的某些問題,此時告訴他不是他的錯,這不是助長于他推卸責任嗎?很多家長可能會利用此時進行說教,試圖讓孩子達到痛定思痛的效果。
殊不知此時的做法,如同火上澆油,雪上加霜。試想,當你處于強烈的負性情緒體驗中,此時有人還在你耳邊進行指責或說教,你的感受是什么?
“這不是你的錯”,直接傳達的信息是,我沒有指責你的意思,我并沒有因為這件事情,而否定你這個人,我依舊是愛你的。當然,在此基礎上,進行一些鼓勵性的言語,效果會更佳。
當孩子最恐懼的指責轉變成一種包容與理解時,孩子感受到的是來自家長的愛與溫暖。而當創傷慢慢修復時,孩子也將能這種包容與理解的愛,化為前進的動力,自然而流暢。
3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
當家長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已經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傷害時,應該第一時間堅定而決絕地告訴孩子“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
很多來訪者在咨詢室里痛訴自己的成長經歷時,提及家長是如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傷害自己的心靈,而家長卻從未意識到,或者意識到了,沒有任何的反應與表示,甚至是搪塞、否認、狡辯。
對于孩子而言,盡管從輩分上,自己未能與家長平起平坐,但是孩子的心理上,常常有著一桿天平,自己在這頭,家長在那頭。
孩子往往渴望的是能夠平等、?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