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做與可以不做,產檢該如何選擇?
產前檢查的次數與方案(一)
知道懷孕的消息對準爸媽是何等的喜悅,但如何生下一個健康的寶寶是準爸媽們最為關注的問題,產前檢查是監測胎兒發育和宮內生長環境,監護孕婦各系統變化,促進健康教育與咨詢,提高妊娠質量,減少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規范和系統的產前檢查是確保母兒健康與安全的關鍵環節。
從懷孕到分娩準媽媽們要記住各種各樣的檢查,怎么能記得清楚呢?別擔心,我們在這里就給大家列一個詳細全面的產檢時間表。
首次產前檢查的時間應從確診妊娠早期開始。主要目的是:1.確定孕婦與胎兒的健康狀況;2.估計和核對孕周或胎齡;3.制定產前檢查計劃。一般情況下首次檢查時間應在6-8周為宜,妊娠20-36周為每4周檢查1次,妊娠37周以后每周檢查1次,共行產前檢查9-11次。高危孕婦應酌情增加產前檢查次數。
那么如何判斷準媽媽是否懷孕?第一個最直觀的判斷方法就是“大姨媽”不來了,也就是停經。如果正常的來月經日期向后拖延了一周以上還沒有來或者是月經量非常少,出現茶色分泌物時,那就要注意啦;第二個判斷方法是在停經的基礎上偶有惡心、嘔吐、不想吃油膩東西的感覺,這有可能是早孕反應;第二個是在第一個的基礎上出現的,當然,也有些準媽媽的早孕反應可能并不明顯。
出現以上情況,您就需要驗孕啦,可以到藥店自己買早孕試紙測試,或到醫院婦產科掛號檢查,如果妊娠試驗陽性,恭喜您成功晉級準媽媽啦。如果并未檢查出陽性也不要大意,再觀察一周,要是“大姨媽”還不來就需要再復查一次。
產前檢查的次數與方案(二)
成功晉級?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