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奶粉問題重重 奶粉業的亂象
安排,2016年10月1日是企業的品牌和配方開始注冊的時間,企業現有產品和現有品牌的注冊時限是到2018年1月1日。奶粉跨境購問題也會納入監管。
或防國內投資流失
毫無疑問,內資品牌在國外投資建廠,以跨境購方式將產品輸送到中國銷售,會導致中國投資流失、稅收減少。
如今,越來越多的內資奶粉品牌去國外建廠,以跨境購等方式進入中國,據記者了解,圣元集團在法國投資建設年設計產能10萬噸的現代化奶粉工廠,荷仕蘭在新西蘭收購奶粉工廠并擴建產能。
而越來越多的外資奶粉品牌放棄傳統渠道,利用電商在中國銷售,如新西蘭嬰幼兒奶粉企業蕊盛蕊在2013年底宣布,在中國市場將完全退出傳統銷售渠道,啟用電商銷售模式。而達能旗下部分品牌如牛欄也利用電商模式向中國銷售。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奶粉企業在國外建廠一則成本低,國外原奶成本低于中國;二則對中國出口奶粉零關稅,稅負成本低;且電商渠道成本低則更能滿足國內消費者迷信洋奶粉的心理。
但宋亮認為,國外產品要進入中國,需要在中國進行配方注冊,并且這次國外品牌進入中國,不一定能給到三個配方,有的企業可能只給一個,否則中國的很多企業會去國外建廠生產,國外品牌通過跨境購進入中國,奶粉注冊新政的實施效果會大打折扣。
雷永軍認為,目前互聯網購物占比將近30%,未來這一比例會更高,但跨境購尤其是奶粉跨境購存在諸多問題,必須對跨境購進行監管。奶粉新政實施之后,非中國注冊的品牌不可以在中國銷售,這一設定實際是將非注冊奶粉在中國銷售判為?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