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鋼琴神童 為何如今泯然眾人矣
??19歲的沈文裕還有半年就能完成德國學業,但他父親卻受郎朗在國內爆紅的刺激,覺得兒子和郎朗技術無差,但名氣、收入、市場都與郎朗相差甚遠,懷疑是沈文裕的老師卡沫林教授在壓榨他們,最終與教授鬧翻不歡而散,要求沈文裕輟學回國。
回國后,由于沒有平臺、不懂宣傳,沈文裕一度沒有演出,肄業在家。父親認為這全是兒子的古典音樂太難懂所導致的。開始要求沈文裕按照他的意愿,終日翻彈流行曲博取知名度。父親用沈文裕的名字來注冊了一個微博賬號,在網上和反對他的網友開戰,偏激對罵,屢屢和經紀人決裂。
與此同時,沈文裕遭到國際鋼琴界的冷遇甚至封殺。在十五屆肖邦國際鋼琴大賽初賽即被淘汰,又在克利夫蘭國際鋼琴比賽上空手而歸,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和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直接將他拒之門外,讓沈文裕在四大賽事上奪魁夢滅,演藝生涯一落千丈。
大家眼中的變態父親是沈文裕大師之路的絆腳石,父親強行將自己的觀念和認知灌輸到兒子身上,導致從小到大意志不堅定的沈文裕自大狂妄性格偏激,總認為自己懷才不遇,長期受心臟病和失眠折磨。
正如音樂人蘇立華所說:“越是天才越不要讓他感覺自己是天才,天才不學習不思考只能成為天才級別的蠢才。”
有是一個泯然眾人矣的傷仲永故事。子女的才華天賦或許不是父母能夠決定的,但是孩子的成長方式卻是父母能夠影響的。可是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應該是燈塔,引導孩子走上正確的路,而不是狂風,按照自己的意愿推著孩子。在教育的路上,只要作為父母的你夠作,再好的天賦也能夠被毀滅。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