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的發現方法,產前超聲真的那么準么?
p> 四肢:肱骨及股骨長度,雙側前臂尺橈骨是否均可見,雙側小腿脛腓骨是否均可見;雙手雙足是否均可見(不包括手指、腳趾的個數),雙足有無內(外)翻。
胎兒附屬物:臍血管數目(排除單臍動脈),有無臍帶繞頸(包括圈數);胎盤附著部位、厚度及成熟度,胎盤位置低下者需報告胎盤下緣與宮頸內口的關系;羊水池深度。
可見,超聲只能篩查胎兒外觀及某些臟器形態學方面的異常,而功能方面,如視力、聽力、智力、語言能力,甚至腦癱等等的異常是無法檢查出來的。
無論是二維、三維亦或四維彩超都只能對胎兒的大體結構進行篩查,也只有明顯的結構畸形才能被發現。很多缺陷在出生之后才表現出來,還有很多孩子的發育異常要在出生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逐一浮出水面。所以不能期望產前常規檢查能對胎兒所有畸形進行排除性診斷,許多細微的異常,或某些特定類型、特殊部位的畸形,僅在懷疑胎兒可能存在這些畸形時,才有可能針對檢查而被檢查出。
另外,胎兒畸形篩檢率受很多因素的影響。胎兒方面的因素:胎位(側臥位時該側耳朵無法顯示)、胎兒過大或過小,胎兒骨骼聲影影響,羊水過多或過少,檢查時間不合適或胎兒畸形在檢查時尚未表現出來。母體因素:母親肥胖、腹壁疤痕造成圖像不清晰,影響畸形的顯示和觀察。
國外專家曾有報道:超聲檢查胎兒畸形總的敏感性(即檢出率)約為53%,總的特異性為99%(亦即假陽性率1%)。對于致死性的嚴重畸形的診斷敏感性較高,但最易漏診嚴重的心臟畸形及許多種肌肉骨骼畸形。
正是因為超聲篩查存在這么多的局限性,因此,一方面孕婦及家屬不應對超聲檢查存在過高的期?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