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暴躁 可能是零食吃的太多了
近日,研究機構一項研究顯示,零食中的人造色素等添加劑會傷害兒童的神經系統,孩子會因此變得多動、脾氣暴躁。尤其是10歲以下兒童,他們會因此變得注意力下降、學習成績變差。
下面列舉一名患者的食譜:
每天喝兩袋酸奶,內含酸度調節劑、增稠劑、乳化劑、甜蜜素、安賽蜜;喜歡吃薯片,其中含有疏松劑明礬或膨化劑;愛吃果凍,其中含有碘酸鉀和抗結劑;果汁中的防腐劑苯甲酸鈉與飲料中的維生素C結合時會產生致癌物苯。
這項“零食與神經系統發育”研究歷時半年,研究人員選擇了251名來就診的神經系統疾病患兒。研究發現,有80%的患兒常常(每周三次以上)食用飲料、糖果和其他小零食。部分兒童在長期食用加工小食品后出現狂躁、哭泣、無法入睡、注意力不集中的癥狀。當醫生從這些患兒的飲食中除去了含有色素的食品后,病情恢復明顯。
盡管并非所有患兒的病癥都與吃大量零食有關,但可以證明的是,長期過量攝入添加劑使一些原本正常的孩子行為異常。
特別是疏松劑(膨發劑),這種物質含鋁過多,會導致兒童神經系統發育障礙,并促進早老性癡呆癥的發生。據調查,70%以上的蛋糕、薄脆等酥脆面食中,鋁殘留量超標,有的甚至超標十幾倍。
一部分兒童隨著神經系統發育漸趨健全,坐立不安和多動的表現到青春期就會消失,但注意力不集中和沖動行為有時可延續到成年,這樣便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社會適應能力。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