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心理健康,你要知道的幾個階段
在兒童的早期發育過程中,依戀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在嬰兒與母親的相互作用中逐漸建立的。
無分化階段(0-3個月)
嬰兒對人的探索只能借助于哭泣、微笑和咿呀學語等。一旦成人給予回應、或是留在寶寶身邊,或是抱起寶寶輕輕搖晃,都能使之高興、興奮,并且感到愉快、滿足。這個時期,嬰兒對人反應的最大特點是不加區分,沒有差別,嬰兒對所有人的反應幾乎都是一樣的,同時,所有的人對嬰兒的影響也是一樣的。
低分化階段(3-6個月)
嬰兒繼續探索環境,開始識別熟悉的人(如父母)與不熟悉的人的差別,也能區別一個熟悉的人與另一個熟悉的人。如嬰兒用不同的微笑和發聲區別不同的人。對不熟悉的人表現為更敏感。他們在母親面前表現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學語、依偎、接近,而在其他熟悉的人面前,這些反應就要相對少一些,若是面對陌生人,這些反應則更少。
依戀形成階段(6個月-2.5歲)
從這個時候起,寶寶對母親的存在尤其關注,特別愿意與母親在一起。同時,當陌生人出現時,寶寶則會顯得謹慎、恐懼,甚至哭泣、大喊大叫,表現出怯生、無所適從。不過,這時候的寶寶已經明白成人不在視野范圍內后還會繼續出現,所以他們以母親為安全保障,在新環境中探尋、冒險,然后又回來尋求保護。
修正目標的合作階段(2.5歲以后)
隨著認知水平和語言能力的提高,兒童的自我中心減少,能從母親的角度看待問題。兒童能認識并理解母親的情感、需要、愿望,知道她愛自己,不會拋棄自己。這時的兒童會同父母協商,向成人提出要求,親子之間的合作性加強?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