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分數的那些事 不要過于在乎成績
——“你們家兒子這次考試怎么樣啊?”
——“甭提了!那點分說出來都嫌丟人,我告訴他,暑假一天也別想玩了,到輔導班老老實實補課去!你兒子呢?”
——“我兒子倒是挺爭氣的,每科都在95分以上,班上前三名,這不剛剛去給他買了一部手機當獎勵!”
以上這些是家長們在孩子考試后,相互之間的談話內容。隨著日子的推移,暑假也轉眼就過去了一半多,但是,不論到什么時候孩子的分數、成績、排名每一次總是牽動著家長的神經。
中國家長為什么這么注重分數?
家長追求好成績背后,隱含兩個推理:
1、成績好→上好大學→好工作→好前途
2、成績差→上差大學(或考不上大學)→差工作(或失業)→沒前途
為了證明這是個偽命題,我們就來舉例:
一個小孩6歲才會說話,10歲才會寫字,老師對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思維不合邏輯,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你能說他是差生嗎?他叫愛因斯坦。
一個孩子高考也考了3年,第一次數學考了1分,第二次數學考了19分,第三次數學才考了79分。他叫馬云。
當然以上只是針對性的舉例,并不是代表學習不好、低分的人就有前途。成績好的人就沒有前途!
但必須承認:人與人之間確實是存在差異的。
有的孩子擅長邏輯思維,有的孩子擅長形象思維,有的孩子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有的孩子對花花草草感興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也不可避免有自己的短板。
一項調查數據顯示:80%的學生都不清楚自己在考試中真正存在的問題,85%的老師和家長對問題原因也沒有?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