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異常,你能立刻分辨出來么
1.身體發軟
正常的小兒剛出生時,在仰臥時四肢屈曲,而先天性肌肉病、先天性重癥肌無力等患兒,出生后卻表現為四肢松軟,好似“平攤”在床上。而且,不僅肢體活動少,活動幅度也小,學會抬頭的時間明顯過晚。
2.踢蹬動作明顯少
正常的小兒在出生后常常做踢蹬動作,并兩側交替進行。腦癱患兒在3-4個月時踢蹬動作明顯少于正常的小兒,而且很少出現交替動作。患兒的上肢常常向后伸,也不會向前伸取物,會坐、會走的時間明顯落后于同齡小兒。良性先天性肌遲緩癥患兒雖然會坐的時間不延遲,但會走的時間卻相當晚。
? ? ? 3.行走時步態異常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雖然不會使小兒學會走路的時間延緩,但患兒在行走時表現出異常的步態,好似鴨子走路。
4.兩側運動不對稱
身體兩側運動明顯不對稱,常常提示運動功能異常。正常的小兒在6個月時,當用一塊深色手帕蒙住他的臉,會用手抓掉手帕。當壓住一側上肢時,也會用另一只手去抓。分別按住小兒的兩側上肢,如果一側總是不能將手帕抓掉,提示這一側上肢有癱瘓的可能。分別撓小兒的兩側腳心,如果一側總是活動度小或不活動,提示該側下肢有癱瘓的可能。 5.不會準確抓握眼前的玩具
一般4-5個月的小兒已經會抓玩具,7個月時還會將玩具從一只手換到另一只手。如果一直不會準確抓握眼前的玩具,提示有運動障礙,但也可能與智力發育落后及視覺障礙有關。
小提示:
1.有些小兒運動發育落后不一定是異常情況。如果從一出生就把肢體包裹得很緊,就會限制活動,造成發育落后。另外?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