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光芒 但不能是孩子的全部
有這樣一個令人唏噓不已的故事,一位男子,家庭并不富裕,母親早逝,父親歷經(jīng)千辛一個人將他撫養(yǎng)長大,最后東平西湊讓孩子成功的大學畢業(yè),他也不負期望,學習工作都非常刻苦,并且十分孝順,立志說要讓父親過上一個幸福的晚年。
結婚后,他仍然和父親住在一起,不久之后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家人其樂融融,可謂是一個幸福之家。聰明的他在事業(yè)上也是蒸蒸日上。但是,就在這時意外發(fā)生了,他們在一次郊游的時候,車子熄火了,他的父親和妻子下來推車,但當車子發(fā)動時,老父親行動不及,摔倒在地,傷及頭部,搶救無效,死亡。
父親的突然去世給了他致命的打擊,從此之后一蹶不振,他認為是自己害死了父親,整日的沉浸在自責之中,甚至有過自殺的念頭。
這種不良的念頭嚴重的影響了身邊親人的正常生活,于是他選擇了離婚。由于噩夢的困擾,使他終走上了自殺的道路,好在被前妻發(fā)現(xiàn)及時搶救了過來。他感激前妻的救命之恩,還想復婚,然而前妻已不愿再過這種生活,他覺得世界再無什么值得他留戀,怕孩子受委屈,決然帶著5歲的兒子跳樓自殺,父子雙雙身亡。
也許有人不明白這則故事想表達的是什么,對父親的愧疚?孝心?都不是!
這片故事其實跟父母教育孩子有著莫大的聯(lián)系,講的就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的心理是怎樣的。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生的走向往往是人格之筆寫就的,故事的主人公造成悲劇的根源就是其不成熟的人格,總結之后無外乎這兩點:依賴型人格、強迫型人格。
那么他的這兩種人格是怎么造成的呢?
人格特征的成因有先天性以及后天教育之?
本文發(fā)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nèi)容,均來自于網(wǎng)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nèi)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