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大改變 太乖的孩子長大反而過得不好
“懂事”和“乖”,是家長、大人們對小孩子的最高贊譽。
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在家里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家長們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會互相夸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
小孩子心里知道:自己表現的“乖”,大人就會高興,自己聽大人的話、察看大人的臉色行事,大人就會喜歡自己,夸自己“懂事”。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聽自己的話,按照自己的意愿過一生。那些乖乖聽話,循規蹈矩的孩子總是會被家人、老師贊揚有加。
而淘氣、叛逆、反抗的孩子總是會被處罰、批評。
為了得到大人們的喜愛和表揚,為了少受到處罰和責罵,孩子們漸漸學會了將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一邊,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讓自己討人喜歡。
很多心理分析師、療愈師都有這樣的結論: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后心理問題越多。小時候表現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長大之后往往心智越成熟。
那么,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以后反而心理問題越多?有一位叫“毛豆媽”的孩子母親,分享了自己對于“乖”孩子的心得感悟:
“乖”意味著討好大人,忽視真實的自己
我很清楚的記得,我小的時候,奶奶帶我出去玩。路過路邊的糖果攤,奶奶指著說:“想要嗎?”我搖搖頭說,“不想要。”奶奶滿意了,說:“這孩子最乖,從來不亂要東西。”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