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研究在國內外現狀
p> 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的婦產科專家凡德卡教授,于1977年創辦了一所專門對孕婦實施胎教指導的學校。系統地采用放音樂、與胎兒講話、適當的撫摸孕婦腹部、拍打肚皮上的一定部位等方式,以促進胎兒聽覺及觸覺的神經發育。據這位專家介紹,經過他胎教指導而出生的寶寶大部分與眾不同,有的寶寶剛一出生時就會用手輕輕拍打媽媽的臉,有的寶寶4個月大時就已經會說簡單的句子。此外,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的狄加斯帕還通過實驗證明了胎兒是有記憶的。
3、法國
20世紀80年代,巴黎的生殖健康中心也進行了胎教方面的實驗。1985年3月,中國醫學代表團應法國政府的邀請到法國訪問期間,代表團成員北京醫科大學胚胎學教授、試管嬰兒專家劉斌對那里的胎教實驗進行了參觀:一位28歲的名為愛麗斯的孕婦,從孕期第8個月開始,隔日就來該中心做1次音樂胎教,具體方法為把一個耳機置于孕婦腹壁上,然后用耳塞堵嚴孕婦本人的耳朵,這樣就無法聽見放在腹壁上耳機發出的聲音。同時閉上眼睛,安靜的平躺下來。每次放15分鐘同樣的音樂給胎兒聽,一直持續到生產。孩子出生第3天,檢查孩子對胎教時所聽音樂的記憶情況。結果發現,當孩子聽到熟悉的音樂時,就會有節律地吮吸奶嘴,雙手也會隨著音樂有節奏地擺動;當音樂停止或其他音樂響起時,孩子就又哭又鬧,不再吸奶嘴,雙手也不再跟著節奏擺動。
4、英國
英國著名心理學研究員奧德斯,從胎兒有分辨不同的音樂的能力這個角度進行了實驗,結果發現,一些胎兒明顯覺得華爾茲樂曲悅耳動聽,心跳也會因而隨著音樂加快,而另一些胎兒并非如此。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胎兒能夠對某種音樂產生?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