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四大誤區“好孕”早降臨
上這種做法誤診率很高,而且難判斷梗阻部位、性質及其嚴重程度。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新技術的推廣,現在輸卵管造影、腹腔鏡、宮腔鏡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能更準確地輔助輸卵管的檢查和治療,而“通水”術除了準確性差外,還可能增加盆腔感染、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機會,在大醫院已逐漸被淘汰。
葉敦敏認為,女性患者在未能普及輸卵管造影、腹腔鏡、宮腔鏡的小醫院,必要時偶爾做一次“通水”術對輸卵管的通暢程度做個初步判斷是可以的,但如果有得選,還是盡量不用“通水”,更莫將之錯當為治療不孕的手段反復多次做,因這種“盲通”對輸卵管本身也是種傷害。
誤區 4
宮頸糜爛不治懷不上?
“宮頸糜爛”,從字面上看很嚇人,很多育齡女性體檢時都曾經被下過這種診斷,沒懷上孩子的更擔心影響生育甚至會致癌。于是,像對付陰道炎一樣,各種抗生素輪流吃,更為“坑爹”的是聽信某些不良機構去做微創修復。
“實際上,有性生活的女性十有八九有‘宮頸糜爛’,但只有極少數人需要治療。”葉敦敏說,宮頸“爛”不“不爛”與懷孕基本無關,而且,宮頸的“糜爛”與身上四肢的“爛”完全是兩碼事,嚴格來講,是過去對宮頸正常表現的一種錯誤認識產生的說法。現在的《婦產科學》教科書上已取消了““宮頸糜爛”這一說法,而以“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生理現象取代。但不排除仍有不規范的機構用這個名詞在繼續嚇人,甚至建議女性做修復治療,他們目的極有可能就是為了創收。
“記住,根本沒什么‘宮頸修復術’,宮頸炎確實存在,但只有少數有癌變可能。”而從防癌的角度,葉敦敏建議,育齡女性每年做一次宮頸涂片檢查,如果連續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