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溝通技巧:靈活觀察孩子反應
衣服上,媽媽說你怎么這么不小心,好好吃飯,奶奶或者姥姥也說這個孩子,真是難帶,吃個飯就不省心,你看弄的滿地都是,你喂雞呢?等等,凡此種種的呵斥,我們在說這些的時候,總是先驗的認為我們是對的,必須按照我們的做,但是我們有沒有關注過孩子不耐煩的表情,抑或胃口大減。
我們是不是經常碰到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當孩子的玩具壞時,或當孩子和小伙伴鬧別扭時,孩子會難過上好半天,我們家長會說:小孩嘛,很快就會忘記的。或者我們家長就只會一味和孩子說:“沒關系的,要堅強點"。類似這樣硬邦邦的安慰,孩子會覺得你根本體會不到他的難過,久而久之,他遇到困難時就不會和你說,而是一個人憋在心里了。
家長在這些日常瑣事中的表現,反過來會影響孩子的表現和性格,潤物細無聲,也會不經意間破壞孩子和家長之間的信任感。在這一方面我們應該真的打心里把孩子當作自己的朋友,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去對待,而不是自己的孩子。然后家長和孩子之間很容易建立起相對等的信任關系。
平時家長與孩子說話時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聽完孩子的講述,還要理解孩子所表達的意愿。首先要學會傾聽孩子,同時家長也要學會向孩子傾訴。溝通是互動的,是雙向的。如果家長只會一味的命令孩子,要求孩子,那你的孩子和你之間的親密無間的信任關系很難建立;同時如果家長只一味傾聽孩子的想法,那你的孩子就可能會變成一個只喜歡吐苦水、尋求別人幫助卻不會傾聽別人的想法幫助別人的人了。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