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6個常見分娩誤區,孕媽咪們你占了幾個?
寶寶是不是越小越好生?越大越健康?寶寶在媽媽肚子里養得越久是不是生出來就越好養?剖宮產的寶寶會不會更聰明?……孕育生命的孕媽們,即將迎來自己的寶寶,心情激動,但是面對社會上眾說紛紜的各種說法,卻難以適從。今天哆啦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與分娩有關的幾個話題,糾正幾個常見的認識誤區~
誤區一:寶寶越小越好生
案例:Miya聽說寶寶越小越好生,于是在孕期很嚴格地控制體重,結果在孕32周產檢時發現寶寶偏小,診斷為胎兒生長受限,被緊急收住院輸液補充營養。
真相:決定分娩的四大因素包括產力、產道、胎兒和產婦的精神心理因素。也就是說,分娩順利與否除了與寶寶的大小有關,還與寶寶的胎位、孕媽媽的骨盆大小、子宮收縮力、腹肌膈肌收縮力、心理等諸多因素有關。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寶寶小一些有利于生產,但不宜低于正常范圍。
足月寶寶正常體重應為2.5~4千克,每個孕周分別有相應的胎兒體重、孕媽媽宮高、腹圍等正常范圍。為了追求好生,盲目制造“迷你寶寶”,這容易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實在不可取。
誤區二:寶寶越大越健康
案例:曉眉和家人聽說寶寶越大越健康,所以孕期一直大補,最后分娩前發現寶寶過大,陰道試產失敗,不得不剖宮產掏出了重達4.5千克的寶寶,診為“巨大胎兒”。寶寶半歲時,曉眉與其他新媽媽交流發現,自己的“大寶寶”長得還不如那些生時體重為3~3.5千克的“小寶寶”,體重被反超,體質也沒比別人好。
真相:近年來,因營養過度而致巨大胎兒逐漸增多。巨大胎兒就是胎兒體重達到或超過4千克。巨大胎兒對孕媽媽和寶寶都有不利影響。<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