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便色、味、形、奶瓣、泡沫、黏液大全
一、大便是怎么形成的?
食物入口后,被咀嚼切碎成小片,進入胃腸內,被胃液、胰液等各種消化液里含有的酶轉變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叫做消化。消化后形成食糜進入小腸。在小腸內,將以上小分子物質(葡萄糖、氨基酸等)吸收到血液的過程,叫做吸收。
小腸吸收過營養物質后,營養物質和水分已經被大部分吸收了,食物殘渣進入大腸,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剩余的水分,把大便變干。但大腸不僅有這個功能,還會在腸道菌群的作用下,產生維生素等有利于人體的物質!還不止這些,腸道內的菌群還能通過分泌些代謝產物,產生影響你的大腦,控制你的情緒,管理你是否肥胖,增強你免疫力等功能呢!
大腸內的食物殘渣干燥后,最后經過肛門排除。
這就是大便的一生,從進口到最后排出,大約需要12小時。
這幅圖超棒哦,從食物的消化、吸收講解了大便的形成,既科學,又形象,呵呵。圖片來自《大便書》
二、大便量和次數與腸道疾病啥關系?
正常次數是怎么樣的呢?沒有真正數據,只要你沒有感覺腹脹、腹痛,大便時舒服,大便是軟的,一天1次,2天1次,幾天1次,都是正常的。腸道上部疾病,排便次數減少,但一次量大;腸道下部疾病,排便次數多,但每次很少。
解釋:這個很好理解,腸道上部是負責吸收的,營養物質和大量的水(每天10-11L)都被吸收,而腸道下部是負責吸收大便中剩余的水(每天0.5L),雖然吸收水不多,但對大便成型很關鍵。如果腸道下部有問題了,吸收不了水了,導致便非常稀。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