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讓孩子遭到奧運金牌綁架
里約奧運接近尾聲,中國目前的金牌數滑落到所有國家中的第三名,讓人期待的龐偉與金牌失之交臂,孫楊也沒能奪下哪枚屬于他的金牌。舉國陷入一種沉痛。這是一種國家凝聚力的體現,國民對于國家融入的一種感同身受,這值得肯定,但是對于選手的謾罵和質疑無疑又讓中國遭到金牌綁架,這種錯誤的觀念,不能延續給自己的孩子啊。
我愛看奧運會,但是每次看到中國隊惜敗的時候都是一種精神折磨,旁邊拿銅牌的老外喜不自勝,可是再看看拿了銀牌的中國運動員,一定正在痛哭流涕,把頭埋得低低,回國后,貴賓接待高額獎勵都泡湯了,沒準還得受罰。我至今仍記得當年漢城奧運會李寧意外從吊環上摔下來,回國時只能走一條偏僻通道的黯然落寞。
當競技運動和體制牢牢綁在一起,運動的唯一意義就變成了獲得金牌,獲得金牌,獲得金牌。
比起傷痛,更難讓一個中國運動員承受的,是精神上的壓力。
媒體對于孫楊的賽前狀態是這樣描述的:即將到來的里約奧運會,孫楊的400米自由泳比賽是游泳比賽中率先出金牌的項目,也是中國游泳隊最為看重的一塊金牌,孫楊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這份無處安放的安全感伴隨著他的這次澳洲之行。只是那一刻,他不知道未來的半年他將經歷怎樣的大起大落,也未曾想到,他的這塊400米金牌將是中國奧運代表團里約奧運首金。
孫楊曾講過,倫敦奧運會400米決賽前,走進場的他看到看臺上的父母,當時的他只有一個想法,就算是死在水里,也得把這塊金牌拿下來。(援引媒體報道)
在中國運動員的心中,原本快樂的體育是一件?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