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孩子臉部和身體軀干部位都出現了紅色點狀物,而且并沒有發燒,那就說明孩子是長濕疹了。當寶寶長濕疹時,家長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護理寶寶。
· 飲食方面
1.以母乳喂養為主的媽媽在平時忌吃辛辣的東西,挑選的食材和水果要避免引起上火,如少吃牛羊肉、桂圓、荔枝等。另外,一些可能會導致皮膚過敏的也盡量不要吃,比如魚蝦蟹等。
2.如果寶寶喝的是奶粉或牛奶,可以將牛奶煮的時間稍微延長。在給寶寶喂雞蛋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給不滿半歲的寶寶吃蛋白,因為不容易消化,可以只給寶寶吃蛋黃,而且寶寶的食物不宜過咸。
3.平時讓寶寶多喝水,盡量定時定點給寶寶補溫開水,每次不要多。
· 洗護方面
1.不要讓寶寶進行出汗量大的運動,也不要給寶寶裹得很嚴,注意保持皮膚的清爽干凈。
2.家長要注意在給寶寶洗澡時,沐浴用品要是中性的,不能使用堿性的香皂。而且沐浴用品的使用頻率要注意不要過高,一般每周2次即可,平時可以就清水沐浴。
3.家長可以去藥店購買金銀花或者杭白菊來燒水,用軟毛巾沾水給寶寶擦澡。注意水溫適當,不能過高。
4.寶寶的皮膚很細嫩,注意給寶寶挑選柔軟的淡色系棉織品。購買專門的嬰兒衣物洗衣液,每次洗衣服的時候都要多漂幾次,避免殘留的化學物質對寶寶的皮膚造成傷害。
· 藥物治療
1.進行藥物治療時,家長最好咨詢一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藥物治療。
2.一般來說,寶寶身上出現紅斑,但是沒有擴散或者蔓延到其他部位時,可以用碘伏進行局部擦藥。如果寶寶身上的紅斑是大片大片出現,或者現象有加重的趨勢,家長可以喂非那根粉給寶寶吃,但建議用藥前咨詢醫生。
3.如果寶寶濕疹的現象比較輕,可以使用氧化鋅軟膏或者專門用于治療兒童濕疹的一些霜。另外,家長可以在給寶寶洗完澡后,用具有消炎、止癢效果的地塞米松軟膏在長濕疹的部位進行涂抹,用量謹遵醫囑。
當家長們發現,白色小疙瘩主要分布在寶寶兩側的臉頰和鼻子兩側,形狀像粟粒時,就可判斷是粟粒疹了。其實,粟粒疹就是痱子。由于寶寶的排汗功能并不健全,當寶寶在悶熱的環境中排除的汗沒有及時蒸發,堵塞了寶寶的汗腺,就會引發這種炎癥反應。通常情況下,寶寶出生7-14后就會開始出現這種現象,幾個星期之后情況就會好轉。
雖然長粟粒疹在新生兒身上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家長也無需過分緊張。但是家長們在護理寶寶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把這些小白點擠破了,也不要讓寶寶去撓。因為當粟粒疹被擠破后,寶寶有可能因為傷口處理不當而生病。
2.注意臉部清潔。要選擇軟毛巾給寶寶擦臉,力道要輕。在擦完臉之后,不要忘了用干的軟毛巾把寶寶臉上的濕氣吸干。
3.注意給寶寶勤換衣物,不能用熱水去燙這些長粟粒疹的部位。
4.如果家長發現在白色小疙瘩的下面是紅色的,基本就可判斷是濕疹,應該按照濕疹的方法去處理。
很多小寶寶在出生后不久臉上會出現一些小紅點,家長們若是發現這樣的情況,大可不必驚慌,幾乎所有新生兒都會出現這種現象。這些小紅點俗名是“奶癬”,屬于濕疹的一種,原因大致有三種:
1.家族遺傳的過敏體質
濕疹、過敏性皮炎等皮膚過敏史,一旦就在家庭成員中出現,就很容易將這種體質遺傳給寶寶。
2.身體內部疾病
當寶寶體內有寄生蟲、患有扁桃體發炎或者內分泌失調時都有可能引起濕疹。
3.外部原因
哺乳期媽媽吃了一些能導致寶寶過敏的食物,如魚蝦等,就有可能導致寶寶長濕疹;當寶寶接觸過一些過敏原,比如植物花粉、霉菌、螨蟲、小動物身上的毛屑等等,也有可能引發濕疹;氣候變化也有可能導致寶寶長濕疹。
當發現寶寶身上也有紅色小疙瘩時,家長要注意了,這很有可能就是濕疹。由于新生兒剛出生,消化系統還不健全,容易因為食物過敏引發濕疹,因此家長們要注意寶寶的飲食。為了寶寶的健康,鼓勵媽媽們進行母乳喂養。在進行母乳喂養時,媽媽的飲食也要進行嚴格的控制,避免攝入容易引發過敏的食材。
如有必要,家長應該帶孩子去醫院咨詢醫生,遵照醫囑用藥。平日里也要給寶寶細致的呵護。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