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的五個誤區,你陷入了其中的哪一個
1、提早教育孩子學習知識技能。
“早期”應該解讀為0-3歲這個發育發展的最初的年齡階段,而不是“提前”“提早”讓孩子一頭扎進學習堆里去培養孩子的智力。
比如,很多人把孩子的智力開發當做首要的技能,孩子學說話的時候就去刻意教孩子數數到100、背詩詞、教認字,在家長的長期灌輸下會對孩子有一定的鍛煉記憶的作用,但是孩子不理解數、詩詞字句的意義,只是機械記憶而已。
其實,對0-3歲的孩子來說,不應該單一地讓孩子學習哪種技能提高智力,而是要讓孩子感知、接觸、通過游戲、體驗、探索等幫助孩子更好地建構他們的大腦,促使潛能開發。這樣做勝過灌輸性的知識教育。
2、針對早教知識父母全部照搬。
現在信息交流很便捷,書籍、視頻、音頻、朋友圈等,很多年輕的父母沒有養育孩子的經驗,有時候會完全按照育兒書籍、群組交流信息的內容去做,平時看到孩子的表現和所學知識有差別就著急、害怕。其實,每個寶寶的成長歷程有共性特點,也會有自己個性特點,父母不要因為有不一樣就高度焦慮和恐懼。
3、父母忽略自己家庭生活方式也能提供早教。
通常孩子在3歲開始上幼兒園,在0-3歲的時候,多數都是由自己家人陪伴在家里度過,這也是孩子開啟早期教育最先接觸的環境,可是我們很多人會忽略這一點,更多的人會寄托于外界的早教機。
其實家庭環境和氛圍帶給孩子的感受和認識是早教機構無法替代的。另外,我們家庭環境進行早期教育也是有可行之處,比如在家里玩玩具、翻箱倒柜、爬行、學說話、洗澡玩水等很多生活場景可以結合孩子的自身年齡?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