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填鴨式教育 真的會輸在未來么
中國與西方教育的方式時常會拿來進行對比,但是教育的優劣只能通過時間和海量的數據才能分析出來,但是,今日美國媒體稱,中國填鴨式教育方式會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卻輸在未來,美媒的話帶有偏見性,但是也足以讓我們思考,我們的教育方式真的好么?
4歲的中國小孩王豆豆,剛上幼兒園之后就額外學習了數學、中文和英文等課程。對于她的抱怨,母親王婷卻回答:“別人都在學,你不去怎么能跟得 上?”三歲背唐詩、四歲練鋼琴、五歲解數學……望子成龍,是自古以來父母們的期盼。美國僑報16日刊文則稱,家長的“殷殷期盼”成了中國孩子沉重的“枷 鎖”。坊間稱,“填鴨式”教育已經從娃娃抓起、“虎媽”的虎爪已經伸向了幼兒園的孩子們。
當下,中國父母普遍認為讀大學是最好的出路之一。因此,讓孩子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對父母們來說相當重要,而幼兒園就是這條道路最先開始的地方。 “虎式”、“填鴨式”——不斷向孩子施壓、生硬灌輸的教育方式,或許只能讓孩子“止步在起跑線上”。
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步入社會后就真的能成功幸福嗎?古今中外,不乏兒時成績落后長大卻成為棟梁之才的人,同樣也有幼年課業優秀最后卻“泯然眾人矣”者。一時的成績固然重要,但優秀的創造力、敏銳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品質才是照亮人生大方向的指明燈。
一個始終生活在壓力之中、沒有夢想和內在學習興趣的孩子,長大后雖可輕松謀取學位和職業,卻不大可能成為有高度智慧的優秀人才。所謂“高分低能”、“錢學森之問”的癥結端或許就在于此。
對此,官方也在不斷改進和?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