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不高 亂吃保健品只會有反作用
材矮小的因素。不少小患者都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今年16歲的大波,老家在安徽,身高不到140厘米。大波說,自小就長得比別的孩子慢,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坐在班級第一排。家人就認為大波肯定是屬于晚長的類型,“二十三躥一躥”,孩子還小不用著急,直到上周六才第一次帶孩子來就診。
經過詳細檢查,醫生確診大波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癥,如不治療最終身高只能達到145厘米左右。雖然大波的骨齡相對較小,還有2-3年的生長空間,持續治療的話身高有希望達到155厘米,但是治療費用相比10歲前接受治療高出了一大截。
孩子身高,家長要心中有數
我國矮小癥發病率達到3%左右。發病率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家長,甚至相當多醫生都缺乏相關知識。超過半數家長不知道0-3歲就需要觀察兒童身高;三分之一家長沒有科學測量兒童身高的習慣;三成家長誤認為只要營養跟上了,身高就能追趕上;75%的家長不知矮小兒童應該去兒童內分泌科或兒童保健科進行檢查。
醫生介紹,青春期,性激素對身高相當重要,女孩平均可長25cm,男孩30cm。家長應注意,性激素促進身高增長的同時也加速了骨骺的閉合,如果女孩初潮和男孩變聲兩年之后,身高不理想,此時再干涉效果已經不太明顯了。
如何初步判斷孩子是不是矮小癥?最簡單粗略的觀察方法是一條褲子可以穿兩三年;還有一個公式適用于2-12歲的兒童計算平均身高:年齡×7+75(cm)。若發現孩子的身高低于平均身高5-10cm,則屬偏矮。2歲至13歲是治療矮小癥的黃金時段,家長應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高。如果你發現孩子嚴重偏離了正常的身高標準值,不要思考了,快帶孩子去正規?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