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美國孩子的人際交往教育 你知道該如何培養孩子了么
在美國的一家兒童機構時,看到一幅畫,讓人影響深刻。題目是“你做好上幼兒園的準備了嗎?畫上有五幅圖,每一幅圖代表一種幼兒園入園必備能力。第一幅是我會自己吃飯穿衣上廁所;第二幅是我會交朋友;第三幅是我會表達我的情緒;第四幅是我會使用語言(很有意思的是,配圖是一個小孩在大哭,因為當孩子的語言能力不足時,他們常常會用哭鬧、打人等方式來表達);第五幅畫,我會輪流和分享。我們可以看到除了自理能力外,其余四項都是與兒童心理社會能力發展相關的內容。
兒童機構的目的并不僅僅是照看孩子,或者教育孩子日常生活的自理。而是從心理上引導好孩子,讓孩子無論技能還是心理上都能適應社會,這是相當重要的。
如何建立友誼
當孩子面對新的環境時(比如,開始在新的學校上學、搬家到新的地方時),建立友誼的能力尤為重要。有些孩子比較容易交到朋友,但對于很多孩子而言,建立友誼并不是那么輕松和容易的事情。如果孩子感到害羞,不愿意和別人打招呼,不敢加入小朋友們的活動中,不敢邀請別人一起玩時,家長該怎么幫助孩子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歸因理論。
歸因是指人們如何解釋事情發生的原因,通常有三個維度:
內部/外部
穩定/不穩定
可控/不可控
比如,你想邀請小朋友一起玩蹺蹺板,但對方正在玩滑滑梯,沒有接受你的邀請。有的孩子會把這個拒絕歸因在外部因素,“他可能玩滑滑梯玩的正高興,所以沒有接受我的邀請”;而有的小朋友會覺得“是我自己不討人喜歡,別人都不愿意和我一起玩”,這?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