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早期產褥期處理
早期產褥期是指在產后住院期間或產后10天內,此時應嚴密注意子宮出血量、子宮底的高度及子宮縮復情況。
產后2小時內的處理:產后2小時內極易發生嚴重并發癥,如產后出血、子癇、產后心力衰竭等,故應在產房由助產人員行嚴密觀察。
飲食:產后1小時,由于產婦分娩勞累,消化能力減弱,可進食粥、湯類易消化的食物。之后應注意飲食調節,以易消化、富含營養而不油膩的飲食為宜。
排尿與排便:應鼓勵產婦盡早自行排尿。產后4~6小時內應督促產婦排尿。如排尿困難,可采取聽流水聲及下腹部熱敷誘導的辦法。產褥早期腹肌、盆底肌張力降低,容易便秘,鼓勵多吃蔬菜及早日下床活動。如有便秘,可采用開塞露塞入肛門導瀉的方法。
觀察子宮復舊及惡露:子宮復舊是指子宮收縮至正常的過程。產后早期的14天內,宮底通常可在下腹部觸及,為一間歇性鼓起的硬塊。每日應于同一時間手測宮底高度,以了解子宮復舊情況。每日應觀察惡露數量、顏色及氣味。若子宮復舊不全,紅色惡露多在產后三天變淡,如增多且持續時間延長時,應告知醫生并給予積極處理。
外陰清潔:每天早晚兩次及大便后,以碘伏消毒外陰。及時更換消毒墊,更換時應洗凈雙手。如發現會陰水腫,應以50%的硫酸鎂紗布濕敷。
早期起床:早期起床活動的時間應隨產婦的身體情況而定。剖宮產及會陰有切口的產婦只要可能,應在術后24小時起床。如無會陰傷口的產婦,在消除疲勞6~8小時后即可坐起,第二天可下床活動。早期下床活動可較快的恢復機體的生理功能,體力和精神狀態等方面也可以較快的恢復正常,有利于惡露的排出和子宮的復舊。其產褥期并?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