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感染 孕媽們加強定期檢查
奶制品(酸奶等等)還帶來了鈣質、磷質和維生素D,后者將增加鈣和磷的吸收。最后,酪蛋白,奶中主要的蛋白質,能限制牙齒釉質無機鹽排出過多。過去人們的做法就很好:通常在吃過甜點之后才吃奶酪,借助于酪蛋白的限制作用和奶中的脂類,減少由碳水化合物中分泌出的酸。
四、太甜的食物
人們常說:“糖吃多了,牙齒易壞”,這是人們多年生活中的實踐經驗。
的確,糖對齲齒的發生會起一定的作用,特別是蔗糖,吃糖的時間不當或食量過多,對身體和牙齒都是有害的。糖是從淀粉轉化來的,我們日常吃大量的面食和米飯并不一定損害牙齒。有人以為齲病是牙與糖直接接觸發生的,這是不對的,因為我們把牙長時間放在糖水中也不產生齲病損害。
糖對牙齒的損害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呢?我們知道,淀粉中含有足量的硫胺素等能與在消化中產生的丙酮酸共同作用而產生熱量,但淀粉在制糖時硫胺素全部被破壞,故單獨吃糖時所發生的中間物丙酮酸沒有適量的硫胺素來促進消化作用,大量存在于血液中而刺激中樞神經發生疲乏而降低食欲。因此在飯前1-2小時內吃糖,會使食欲減退,長期下去,就會發生與牙齒構造有關的營養不良,牙齒組織內糖蛋白含量增高,使牙齒組織結構薄弱,容易得齲病。所以在飯前饑餓時吃糖,長出的牙齒就容易齲壞。
另外,口腔是一個多菌的環境,有些細菌可以利用蔗糖合成多糖,多糖又可形成一種黏性很強的細菌膜,這種細菌膜黏附在牙齒表面上,特別是牙齒咬面上的溝裂和牙齒鄰面的間隙內,很不容易清除掉。細菌就可能大量繁殖而形成一些有機酸和酶,特別是乳酸桿菌釀出大量的乳酸直接作用于牙齒,可以使牙齒脫鈣,軟化?
本文發布在 www.7ymu.com,所有圖文/視頻/內容,均來自于網絡,所有素材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與本站無關。本站只是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的空間服務。文章僅作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