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陰道病主要表現為陰道排液增多,有惡臭味,可伴有輕度外陰瘙癢或燒灼感。白帶呈灰白色,均勻一致的稀薄白帶,粘度很低。有時可見泡沫,系厭氧菌代謝所產生的氣體所致。產后女性也會患細菌性陰道病,一般檢查方式要先檢查陰道粘膜無明顯充血的炎癥表現,但白帶增多,檢查無滴蟲、真菌或淋菌。
1、初期癥狀:大約50%的細菌性陰道病患者無明顯自覺癥狀,多數患者外陰和陰道黏膜無充血及紅斑等炎癥表現。
2、陰道分泌物異常:有癥狀者主要表現為陰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均質狀或稀糊狀,為灰白色或灰黃色,有魚腥臭味。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輕度外陰瘙癢或燒灼感。
有的人可發生下腹部疼痛、性交困難或尿痛。有體征者僅占7%左右,可有陰道黏膜輕度水腫、發紅,偶可見出血點,陰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灰白色,均勻一致,常黏附于陰道壁,但黏度很低,容易將分泌物從陰道壁拭去。因表現光滑如油,故有“油膏狀白帶”之稱,也有10%~15%病人出現小泡沫狀白帶,易與滴蟲感染相混淆。細菌性陰道病可有周期性復發,常在月經期后出現。
細菌性陰道病的治療原則是要增加陰道酸度,抑制其他細菌生長。分為全身用藥和陰道用藥。
一、全身用藥,運用抗厭氧菌藥物包括:
1、甲硝唑枷毫克,每天2。3次口服,共7天;或單次給予2克,必要時24~48小時重復給藥1次。甲硝唑近期有效率達82%~97%。
2、克林霉素300毫克,每天2次,連服7天,有效率達94%。
3、氨芐青霉素0.5克口服,每天4次,共7天,對40%~50%患者有效,為甲硝唑的主要代替藥。
二、局部用藥,增加陰道酸度,包括:
1、1%乳酸或0.5%醋酸溶液作陰道沖洗,有助于恢復酸性陰道環境,抑制細菌增殖。
2、0.75%滅滴靈外用劑,納陰道內,每次5克,每天2次,連用5天。
3、2%氯潔霉素霜劑,用于陰道內,每次5克,睡前使用1次,連用7天。
4、甲硝唑400毫克,納陰道內,每天1次,共7天。
三、除了用藥,想要根治細菌性陰道病還要有這些事情需要注意:
1、一定要完成醫生規定的治療療程。對于大部分病人只要用藥得當,幾天下來檢查結果會表現為陰性,但這并不意味著就徹底好了。其實這時有些未被消滅干凈的病菌正躲在黏膜下,等到下一次例假前后抵抗力差的時候,它又會跑出來。因此,專家提示:真正意義上的細菌性陰炎治愈標準,是要在連續3個月,檢查結果為陰性。
2、丈夫或性伴侶應同時進行治療。細菌性陰炎會通過性傳播,因此,丈夫或性伴也很可能染上該病,如果不治就會造成反復交叉感染。
3、治療細菌性陰炎期間要保持外陰清潔,禁止性交。在治療細菌性陰炎期間都必須禁止性生活,以免性交摩擦使陰道充血,炎癥加劇。治療結束后,應在下次月經干凈后復查白帶,呈陰性后方可恢復性生活。
4、一定要對生活用品進行同步“治療”。毛巾和內褲上也會染有病原體,如果不將它們進行同步治療,治療細菌性陰炎的成果就會前功盡棄。因此,對毛巾和內褲要進行充分消毒:煮沸15分鐘,并要放在陽光下曬干,平常也應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
細菌性陰道病是較為嚴重的婦科疾病,因為一旦嚴重了,可能引發一些并發癥。與細菌性陰道病有關的有這些并發癥:
1、盆腔炎:手術證實,患有盆腔炎女性的上生殖道分泌物中最常分離出的菌群與細菌性陰道病的菌群一致。盆腔炎患者合并細菌性陰道病者占61.8%。
2、異常子宮出血和子宮內膜炎:異常子宮出血常由子宮內膜炎所致。子宮內膜炎引起異常子宮出血與受感染的子宮內膜對卵巢激素的異常反應或子宮內膜受到感染或炎癥的直接破壞有關。對細菌性陰道病患者口服甲硝唑治療,可以迅速地緩解子宮出血。
3、婦科手術后感染:在手術終止妊娠的女性中,妊娠合并細菌性陰道病女性的盆腔炎發病率是未合并細菌性陰道病女性者的3.7倍。對手術流產女性口服甲硝唑治療細菌性陰道病可減少70%的術后盆腔炎發生率。合并細菌性陰道病患者子宮全切術后陰道斷端蜂窩織炎、盆腔膿腫或兩者并存的危險性增加。
4、宮頸癌:細菌性陰道病、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以及生殖道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有相同的流行病學特征,細菌性陰道病的厭氧菌代謝可產生胺及有致癌作用的亞硝基胺。細菌性陰道病患者陰道分泌物中存在高濃度磷脂酶C和A2,后者可增加了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的易感性,這些可能在宮頸上皮細胞轉變方面起一定的作用。
5、HIV感染:細菌性陰道病可增加異性間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傳播的危險性。當pH值增加時,HIV的生存能力和黏附能力增加,并且可能使傳播更為容易。同時,細菌性陰道病可改變陰道分泌物的其他理化性質,這些變化可改變宿主的防御機制,使HIV易感性增加。
6、不育和流產:細菌性陰道病患者輸卵管因素不育癥發生率增高。在助孕治療中,細菌性陰道病患者和非細菌性陰道病患者的胚胎種植率相似,但細菌性陰道病患者早孕期流產率高于非細菌性陰道病者。
7、羊膜絨毛膜炎、胎膜早破、早產和低出生體重兒:細菌性陰道病患者陰道內細菌可通過胎膜進入羊膜腔,導致羊膜炎及羊膜絨毛膜炎,并可進一步發展為胎膜早破、早產和分娩低出生體重兒。
8、產后子宮內膜炎及剖宮產后傷口感染:剖宮產分娩的細菌性陰道病患者手術后腹部傷口感染和子宮內膜炎發生率較非細菌性陰道病患者高。從這些患者產后子宮內膜炎部位常可培養出與細菌性陰道病相關的陰道菌。
而如果是在孕期感染上細菌性陰道病,后果也是嚴重的。孕婦感染細菌性陰道炎會增加早產、胎膜早破、低體重出生兒、產后盆腔感染的幾率。有一些研究認為細菌性陰道炎還與孕中期流產有一定的關系。
細菌性陰道病會帶來很大的困擾,那么有哪些措施可以幫助預防細菌性陰道病呢?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個人衛生,要具有一定的健康衛生知識。
1、產后女性要享受和丈夫的二人世界的時候,性生活盡量使用避孕套,預防交叉感染,確診后應與性伴侶共同診治。
2、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規律起居飲食,宜清淡飲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經常鍛煉身體,提高機體免疫力。
3、積極治療糖尿病、手癬、腳癬。
4、接受正規治療后,應于每次月經干凈后定期復查,必要時進行鞏固治療,復查均正常后方可視為治愈。
5、產后女性尤其要注意個人衛生,因為經歷過分娩后外陰尤其容易受感染。每日使用溫水清洗外陰,不要用各種洗液、藥水沖洗外陰及陰道。
6、不用衛生護墊,每天更換內褲,穿純棉內褲,保持外陰清潔、干燥,內褲不與其他衣物混洗,洗后最好在陽光下曬干。
7、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因桑拿、游泳以及使用公共衛浴物品而引起交叉感染。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