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動作發(fā)展的基本順序是:頭、肩、胳膊、腰、腿、腳,大概7、8個月的時候嬰兒可以坐起來,一旦能坐起來便開始爬行。但也有的嬰兒跳過爬行直接能扶東西站起來,從發(fā)育過程看,爬行并不是站立行走的前一個階段。
由扶著東西能夠站起來到能夠扶著東西走路的過渡比較快,大多數(shù)嬰兒在9-12個月開始邁出人生的第一步,1周歲后基本能單獨行走。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孩子1歲3個月還不能行走也沒有問題,但是1歲6個月還不能單獨行走,就需要接受診查,以及早確定原因。
第一階段:8-10月
寶寶開始借助物體或者成人嘗試站起來,逐漸熟悉站立的姿勢,慢慢掌握平衡。此時爸爸媽媽要做到的事情就是給予寶寶支持,幫助寶寶站起來。
第二階段:10-12月
這一階段要讓寶寶練習蹲和站的連貫動作,爸爸媽媽要給寶寶示范如何彎曲膝蓋,然后再站起來,這能緩解寶寶摔倒時的疼痛感。
第三階段:12個月以上
當寶寶開始站起來并且扶著你的手獲得平衡時,幫助寶寶向前走幾步,這會使他獲得信心。不斷練習是這一階段寶寶學習走路的關鍵。
第四階段:13個月左右
當寶寶開始使用墻壁和家具在屋子中來回走時,鼓勵孩子這么做,不過要確保家具是穩(wěn)固和安全的。
第五階段:13-15個月
寶寶基本上能夠很好地自己行走。如果孩子超過15個月還不能很好地行走,那么需引起重視,若18個月后孩子依然無法單獨行走,建議及早就醫(yī)診治。
頭三個月
寶寶的腿還沒有力,做不到支撐自己的身體。但是只要扶著他,他就能用雙腳蹬地面,這就是早期寶寶所做的走路準備,這種行為可以延長至四五個月大的時候。
四五個月
到五個月左右,家長就可以在腋下扶著寶寶在腿上蹦蹦了,接下來一段時間,寶寶會一直喜歡這樣蹦,這是通過鍛煉來加強他的腿部肌肉。
八個月
寶寶能自己借助家具或者其他的支撐物站起來,因此這時家長就要確保家中家具和物品的穩(wěn)定性以防寶寶會摔倒。這種練習對于走路的發(fā)展很有幫助,不久之后寶寶就會扶著東西走幾步。有時還能獨自站一會,只要成人扶著他,他還能走幾步。
九或十個月
寶寶可以自己站著彎曲膝蓋,做這種蹲起的動作需要掌握許多的技巧,是相對而言比較難的。
十一個月
一般而言寶寶可能會獨立站立了,而且學會了彎腰和蹲下的動作,他或許還經常拉著你的手向前走幾步,但真正能自己獨自走路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
十三個月
大部分的寶寶都會了走路,有的可能還走得不太穩(wěn),但是這也很正常,走路是一項頗有難度的技能,還需要一些時間來練習才能獨立行走。
1.準備安全的家庭環(huán)境
家中凡是寶寶練習走路能夠到的地方都要加強防護措施。
首先檢查桌椅,是否有尖角,是否排放整齊,還需留出充足的空間讓寶寶練習走路。
其實檢查門窗,因為寶寶練習走路是經常會手扶門把手,要謹防孩子被門縫夾住手,最好使用門防夾軟墊來避免危險。窗戶如果是寶寶能夠到的地方最好有防護欄,窗簾不要選有簾繩的,以防發(fā)生纏繞寶寶脖子造成窒息的事故。
家中的電源插座要遠離孩子,或者可以給它們套上塑料殼,寶寶的好奇心很可能給自己帶來危險。
2.提供幫助走路的物質條件
好的裝備可以讓寶寶心無旁騖地學走路,首先要給孩子穿上合適的紙尿褲,最好有褲襠的設計,要舒服、貼身、干爽,側面的彈力要好,有足夠的拉伸度。其次是選擇合適的鞋子,最好是稍大一點,因為寶寶長得很快,此外鞋底要適當軟一些。
3.衣服要合身
過于寬大的衣服容易擋住寶寶的視線,此外還可能絆倒寶寶,給寶寶穿貼身的衣服即可。
4.營養(yǎng)要全面
多給孩子補充富含鈣質和蛋白質的食物,此外還要多曬太陽促進骨骼發(fā)育,身體健康的孩子才更有活力。
第一階段:
父母可以多讓寶寶在自己的腿上蹦蹦,扶著他在腿上、床上或者沙發(fā)上走幾步,尋找一下走路的姿勢感覺。
第二階段:
幫助寶寶練習蹲起的動作,最好通過做游戲的方式練習,有時寶寶自己丟東西在地上就讓他自己撿起來,既可以培養(yǎng)他不亂丟的習慣又可以練習蹲起的動作。
第三階段:
父母分開站和寶寶玩游戲,讓他從爸爸那里走到媽媽這里,多給寶寶鼓勵和信心。
第四階段:
住樓房的父母可以讓寶寶學著自己爬樓梯,或者在家里讓寶寶來回上下自己的小椅子做上下的動作練習。
第五階段:
讓寶寶走斜坡,可以帶他到公園的有坡地的地方走一走,但是傾斜度不能太大,而且父母最好還要提供一些支撐,防止寶寶滑下來,這樣的練習可以進一步鍛煉寶寶的腿部肌肉。
這五個階段的練習是依據(jù)寶寶的不同發(fā)展階段而定,家長要依據(jù)自己寶寶的發(fā)展狀況采取適當?shù)姆椒ā?/p>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