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或3月內嬰兒易驚、啼哭不止,哭聲尖銳,或呈尖叫,哭聲無力,無音調變化。厭乳和睡眠困難,早期喂養困難,有流涎,對噪聲易驚,擁抱反射增強伴哭鬧,在3月大時無站立表示或邁步者,握拳,4月仍拇指內收,手不張開,4~5月挺腰時頭仍搖擺不定,5月后見物體仍不會伸手去抓,生后4~6周仍不會笑,不認人,反應遲鈍,肌肉松軟不能翻身,動作徐緩、僵硬,不喜歡洗澡,好打挺,雙側肢體運動不對稱,過早發育,翻身呈反射性,不是節段性翻身,爬行意識差,無手支撐爬,無分離動作,多睡,無目的多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
生長遲緩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系自然過程,有的屬遺傳因素,有的則屬疾病,其中80%—90%的生長遲緩兒童屬于正常的生長變異,如家族性矮身材、體質性發育延遲以及低出生體重性矮小,這些與先天遺傳因素或宮內的發育不良有關,其生長速度基本正常,也不需要特殊治療。
1、遺傳因素
兒童生長發育的特征,體質,潛力,限度等都受父母的遺傳因素所制約。比如,皮膚,頭發的顏色,面部特征等等。對于這樣的孩子,家長仍應創造良好的后天外部條件,促進生長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
2、內分泌生長激素
人體的生長主要是由各種激素所調節的,尤其是生長激素和性激素尤為重要。生長激素缺乏時,會出現身材矮小的癥狀;性激素可使骨骼較早融合,影響生長發育,所以青春期提早的青少年,會影響最終的身高增長。
3、男女性別差異
男孩、女孩的生長發育情況各不一樣,一般來說,女孩的平均身高和體重都要比男孩低。女孩的青春期大概比男孩提早兩年,在這段時間初期,女孩的生長發育較快,但是男孩的青春期發育比女孩持續的時間要長,所以,男孩最終的身高還是要超過女孩的。所以,在分析生長發育的情況時,應該把男孩和女孩分開來研究。
4、母體影響
胎兒在母體內的生長發育情況受母體的生長環境、情緒、營養、疾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母親如果營養不良,可引起胎兒流產、早產,胎兒的體格和大腦的發育遲緩等。如果孕母在妊娠早期患病,可以直接致使胎兒的畸形。
6、器官或神經損傷
如果寶寶是語言發育遲緩,則可能源于聽力損傷或喉部、鼻腔或口腔等問題。如果是“交流意圖”障礙,則可能與中樞神經系統方面的問題有關。
7、疾病因素
如染色體異常(唐氏綜合征、特納綜合征、代謝性疾病、骨骼疾病(骨軟骨發育不全)、慢性疾病、慢性營養不良性疾病、內分泌疾病(如生長激素缺乏癥、甲狀腺功能低下癥)等引起的生長遲緩,對于這一部分因疾病原因引起的身材矮小,應去醫院進行檢查,找出生長緩慢的病因并進行治療。
首先通過病史、體格和化驗檢查,根據詳細的資料和化驗結果,綜合分析,判斷引起兒童矮小的原因,最后確定治療原則。原因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
1、營養不足:應合理營養、全面均衡飲食,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促進食欲等。
2、全身疾病引起的矮小: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3、家族性矮小和體質性生長發育遲緩:通過各種調養,充分發揮生長潛力,可酌情使用生長激素。
4、精神因素引起:改善生活環境,使兒童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顧。
5、先天性遺傳、代謝性疾病:根據情況進行特殊治療。
6、甲低、垂體性侏儒、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小于胎齡兒、特發性矮小等應對癥治療。
補鋅治療發育遲緩
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人體的“生命之花”。
鋅的主要功能包括:①作為80多種金屬酶的成分或酶激活劑。其中較重要的有紅細胞碳酸酐酶、羧肽酶、堿性磷酸酶、乳酸脫氫酶、蘋果酸脫氫酶和中性蛋白酶等。缺鋅可影響各種分解酶的活力;②參與RNA、DNA的轉錄和蛋白質的合成。缺鋅導致生長激素和性激素合成減少,核酸與蛋白質合成障礙,對性發育影響較大。③缺鋅時唾液磷酸酶減少,味覺減退,食欲下降;還可發生口腔粘膜上皮增生和角化不全,罹患口腔潰瘍。④缺鋅可導致T細胞功能受損,機體免疫力下降。
補鋅可以有效治療解決發育遲緩。補鋅宜多食粗面粉、豆腐等大豆制品、牛肉、羊肉、魚、瘦肉、花生、芝麻、奶制品、可可等食物。含硒豐富的食物有:海鮮、蘑菇、雞蛋、大蒜等。但是對于發育遲緩的人來說,吸收必定也不好。
生長發育遲緩表現往往是多方面的多有體格發育、運動發育及智力發育落后但也可以某一方面為突出表現。如果身高、體重、頭圍的測量值全部都偏低的話那就表示孩子的發育出現了全面的遲緩,應該向小兒科醫師做詳細咨詢,以確認是否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1、體格發育落后
有些先天性發育遲緩兒童在面容體態上就有異常表現。比如先天愚型患兒就有眼距過寬、雙眼斜吊、塌鼻梁、舌頭常拖在嘴外邊、流口水等表現,就是人們常說的國際臉。患腦積水的孩子頭圍特別大,小頭畸形兒頭顱又特別小。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兒童身材特別矮小,苯丙酮尿癥的孩子皮膚異常白,毛發顏色特別淺等。
2、運動發育落后
發育遲緩的兒童比正常兒童明顯運動發育遲緩。俯臥抬頭、坐、站、走等動作的起始年齡都比正常同齡兒童要晚。尤其走路更明顯,往往要到3-4歲或4-5歲才會自己走,而且走不穩。
3、語言發育落后
正常嬰兒在7-8個月時就會模仿聲音,一歲左右會叫爸爸媽媽,一歲半會說十來個字,能聽懂簡單的指令,2歲左右會問簡單問題,3歲左右能基本表達自己的思想。凡是落后四五個月甚至落后l-2年才有這些表現,都應看作是智力落后的信號。
4、智力發育落后
育遲緩的嬰兒最早表現出來的癥狀往往吃奶困難,不會吸吮,特別容易吐奶,表示神經系統有損傷,日后智力會受影響。
5、心理發展落后等。
如果只是身高、體重、頭圍的某一項指標出現偏低,那就表示孩子可能出現了部分的發育遲緩,可進一步檢查腦神經或內分泌等項目以了解孩子的生理發展是否受到了影響。
一、說話晚:發育遲緩患兒由于身體機能的發展限制,往往話說發音比同齡人晚或者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可能因此受到其他孩子的嘲笑,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不愛和生人接觸、交流: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等,孩子還會出現言語和語言發育遲緩的現象。
三、智力低下:是最常見的腦發育遲緩危害。60%以上的發育遲緩患兒都存在智力低下的現象其中有25%的患兒甚至為重度智能落后,痙攣型四肢癱及強直型腦發育遲緩者智能更差。
兒童發育遲緩的預防從觀念上改變對孩子的認識:其實,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了他的社會化過程,開始用自己的感官品嘗著周圍的世界,對給予的刺激作出相應的反應,從而使自己的身心潛能得以挖掘和開發。早期適宜的教育不足,將貽害孩子的終生。具體做法是:
1、從基礎發音開始,反復訓練孩子,逐漸到詞、句。在訓練中注意掌握孩子的學習規律,把學習與需要聯系在一起,方能收到切實的效果。
2、改變以往的養育方式:小兒也是有思維、有情感、可受教育的人,做父母的要像對待懂事的大孩子一樣,每天與其對話、交流,并選擇短小壓韻的兒歌或故事念給他聽。同時認識周圍的事物,接觸周圍的人。
3、學習給孩子以母愛:通過自己的語言、表情、動作把母愛傳遞給孩子,使孩子產生積極的情緒,感到周圍溫暖、安全,孩子才會主動適應并探索外界環境,以發展自己的智能。3歲以內是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一旦錯過,語言將很難重新獲得及完善。
4、在語言訓練中,要有足夠的耐心、信心與恒心:相信孩子一定能夠獲得良好的語言能力,要注意避免急躁情緒,也不能遷就、放任孩子,致使孩子失去最佳教育時期而不能形成某種學習習慣,這對孩子未來是一個十分遺憾。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