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盛夏細菌滋生、炎癥高發
女性私處異味通常是陰道感染細菌所致。細菌性陰道炎典型臨床癥狀為陰道異常分泌物明顯增多呈稀薄均質狀或稀糊狀,為灰白色、灰黃色或乳黃色帶有特殊的魚腥臭味。由于堿性前列腺液可造成胺類釋放,故表現為時或后臭味加重月經周期期陰道PH值升高,經期時或經期后臭味也可加重。
患者外陰有不適感包括不同程度的外陰瘙癢,一般無明顯時間性,但在休息狀態及心情緊張狀態下癢感更加明顯尚有不同程度的外服灼熱感,有的患者出現痛。極少數患者出現下腹疼痛困難及排尿異常感。陰道粘膜上皮在發病時無明顯充血表現。
病癥分析:細菌性陰道病會讓女性白帶增多,且私處會散發出惡臭味。它是因陰道內環境被破壞和酸堿度改變,而產生的一種病理狀態;之所以不被稱為陰道炎,是因為其陰道黏膜并未出現炎性反應。
解決方法:切勿反復陰道沖洗、濫用藥物等;成年女性性生活后,要及時清洗陰道;細菌性陰道病未治愈前,最好不要過性生活。
二、夏季如何去除經期異味
病癥分析:月經之所以產生異味,主要是因為夾雜著血液、子宮內膜與皮脂腺的分泌物及汗水味,因此有比較明顯的氣味發生。
解決方法: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改善本身的衛生情況,每日做局部清洗;采用棉質內褲;并盡可能時常更換衛生棉,每次不要超過4個小時。
三、陰道炎癥導致的私處異味 病癥分析:陰道炎導致的私處異味,可能會有三種氣味,如果發展成惡臭,那么很可能是惡性腫瘤的癥狀表現,要及時就醫檢查治療。
(1)魚腥味:有一部分陰道炎,是由陰道嗜血桿菌引起的,白帶有一股特殊的魚腥味。同時,還伴有陰道灼熱、疼痛、瘙癢、外陰潮濕等癥狀。
(2)腥臭味:一些厭氧菌感染、滴蟲性感染或陰道嗜血桿菌感染的陰道炎,白帶常有腥臭味。
(3)惡臭味:白帶惡臭,常常是生殖道嚴重感染或腫瘤引起的。如生殖道的惡性腫瘤、嚴重的子宮內膜炎、重度的宮頸糜爛。特別是老年婦女,如果出現白帶惡臭,而且顏色鮮紅,往往是惡性腫瘤的信號。
解決方法:首先要及時去正規醫院檢查,確定具體疾病針對治療;飲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以免釀生濕熱或耗傷陰血;感冒發燒等小毛病的時候,慎用抗生素;日常清潔可使用ph4的弱酸性女性護理液;患陰道炎后,夫婦雙方按醫生要求要共同治療。
月經期自身清潔問題,可以避免出現月經期的異味。現在一些女性愛美比較厲害,在月經期間還穿上緊身衣褲,這樣就會出現密不透風。加上化纖的內衣不具有透氣性,月經中夾雜著血液、子宮內膜以及皮脂腺分泌物和汗水,如果穿衣服不正確容易滋生細菌造成異味的出現。所以建議姐妹們在月經期間要穿著寬松的衣服,尤其是內衣褲建議穿比較寬松的衣服。衛生巾的選用也有學問,不要單純為了追求美好,而用所謂的超薄以及藥物性的衛生巾。使用衛生巾要做到,每三小時更換一次。在拆開衛生巾之前要清潔雙手,衛生巾要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避免出現霉菌污染。月經期間要注意陰部的衛生,有條件的一定要清潔陰部。清潔時候要用清水或者濕毛巾擦洗陰部。經期要注意洗澡,在洗澡時候沖洗外陰。
白帶過多引起的異味。內分泌因素會引起白帶分泌變化,如果有陰道炎或者盆腔炎,那么會出現白帶過多以及異味、發黃等。白帶是陰道分泌的生理性物質,正常情況下很少,色透明而沒有異味。但如果出現陰道炎癥,則會出現白帶過多的表現。月經前后白帶會增多,如果不注意衛生,那么就很容易導致婦科炎癥。婦科炎癥情況下,就會出現異味。月經期白帶會增多,異味也會增大。這時候尤其要注意外陰的清潔以及勤換內衣褲,同時要禁忌月經期間過性生活,避免出現感染。
下體異味是婦科炎癥的典型癥狀之一。如果長期細菌感染,容易導致陰道酸堿失衡,宮頸長期處于不良環境中,引起水腫、充血,上行感染后對子宮內膜發育、輸卵管等有極大的影響,容易導致不孕癥。因此出現有不適癥狀,需要及時進行檢查,明確引起異常情況的根本原因,必要情況下對癥進行治療。同時生活中注意保持外陰清潔、干燥,內衣清洗之后盡量在日光下暴曬,飲食清淡,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一、病史要點
外陰瘙癢可能是外陰陰道疾病的一種常見癥狀,也可能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因而進行較全面的病史詢問是診斷的關鍵。對外陰瘙癢患者應主要詢問以下幾個方面。
1.瘙癢的范圍、程度和性質、發病誘因、加重或緩解因素等。瘙癢是間歇性或持續性,是偶然發病或是反復出現。輕者尚可忍耐,重者則劇癢難忍,坐臥不安。常猛烈搔抓;直至抓破皮膚,引起出血、疼痛為止。
2.伴隨癥狀有無陰道分泌物增多。
3.有無糖尿病、貧血、尿毒癥。是否妊娠期發病。
4.了解外陰清潔衛生情況,是否使用藥皂、肥皂過勤,或噴灑各類除臭劑等。是否長期穿著緊密不透氣的合成纖維緊身內褲。有無糞、尿失禁等長期慢性刺激等情況。
二、體檢及婦科檢查重點
1.全身體格檢查注意體表有無皮膚病患,以排除外陰瘙癢是全身皮膚病的局部癥狀。
2.盆腔檢查
(1)首先觀察外陰清潔情況,了解瘙癢的部位。
(2)了解皮膚色澤和厚度變化,有無抓痕、破損、丘疹、血痂及潰瘍或贅生物。
(3)檢查陰阜、大陰唇時分開陰毛,觀察下面皮膚情況,并仔細查找有無陰虱或蟲卵。
(4)審視肛門周圍有無贅生物或寄生蟲感染,有無糞瘺、尿瘺。
(5)觀察陰道黏膜有無充血或點狀出血,陰道分泌物量、色澤、性質及氣味;宮頸有無糜爛、肥大、息肉、腺囊腫或潰瘍。
三、重要輔助檢查
1.血、尿常規,尿糖定性,糞及白帶蟲卵檢查,血糖及糖耐量試驗。
2.白帶涂片或培養查病原微生物。
3.必要時做外陰活組織檢查。
治療外陰瘙癢的治療 1.外陰涂藥使用有止癢作用的洗劑、膏霜等,如爐甘石洗劑、苯海拉明軟膏、皮質醇類軟膏等。
2.局部封閉或穴位注藥如皮質醇激素、維生素B12、非那根等。
封閉療法:0.25%鹽酸普魯卡因10~30ml,或按每天每公斤體重4~6mg計算,加入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鹽水500ml中。靜脈封閉,1次/d,10次為1個療程。應用前應做皮膚過敏試驗,應用過程中要嚴密觀察,個別患者可能發生過敏性休克等不良反應。
3.針對病因治療。
預防外陰瘙癢的預防 一、預防
肛門,陰唇,陰囊三處的瘙癢統稱為外陰瘙癢,導致外陰瘙癢的病原很多,如蟯蟲,滴蟲,疥蟲,真菌和細菌等,若病因明確,此病不難治愈,但是,目前更多的外陰瘙癢與這些微生物無關,而是因物理,化學等因素長期刺激形成的慢性皮炎或濕疹。
錯誤做法一:
有些人誤以為外陰是污濁之地,每晚都用肥皂,熱水,鹽水,清潔液或消毒水燙洗,他們還說燙洗之后很舒服,其實,外陰并不比口鼻更臟,過分的清潔,消毒,“圖舒服”,反而會使外陰的菌群失調,局部發炎,使瘙癢更重,甚至引起肛周炎,膀胱炎,逆行性腎盂腎炎等。
錯誤做法二:
對于外陰瘙癢,有的醫生不但不勸患者停止燙洗,反而建議其燙洗后外涂含有“松”類激素的藥物,結果是臨時有效,停后更癢,越治越頑固,甚至多年不愈。
專家支招:
要想治愈頑固的外陰瘙癢,首先要停止各種燙洗措施,其次要停用一切含“松”的藥物,停藥之初可能更癢,這時可用疊厚的冷毛巾濕敷外陰,每3分鐘清洗毛巾一次,不使其變熱,持續冷敷,直到不癢,再癢再敷,不涂任何藥物,終可痊愈。
溫馨提醒:
平日大小便或性交之后,只用冷水沖洗外陰即可,但勿將水沖入肛門或陰道內,以免影響機體組織的自潔作用。
應對外陰瘙癢的8大注意事項:
1、注意經期衛生,行經期間勤換月經墊,勤清洗。
2、保持外陰清潔干燥,不用熱水燙洗,不用肥皂擦洗。
3、忌亂用,濫用藥物,忌抓搔及局部摩擦。
4、忌酒及辛辣食物,不吃海鮮等及易引起過敏的藥物。
5、不穿緊身兜襠褲,內褲更須寬松,透氣,并以棉制品為宜。
6、局部如有破損,感染,可用l∶5000高錳酸鉀液(在溫開水內加入微量高錳酸鉀粉末,使呈淡紅色即可,不可過濃)浸洗,每日2次,每次20~30分鐘,最好看過醫生后遵醫囑。
7、就醫檢查是否有霉菌或滴蟲,如有應及時治療,而不要自己應用“止癢水”治療。
8、久治不愈者應作血糖檢查。
如果瘙癢癥狀嚴重,且伴有白帶異常,腹痛等其它癥狀,就很有可能是炎癥感染,需及時去醫院婦科進行相關檢查,針對性治療。
防治外陰瘙癢的衣食住行:
衣:內衣和內褲要保持清潔,內衣應柔軟松寬,以棉織品為好,應避免將化纖服裝貼身穿。
食:注意調整胃腸功能,以清淡,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豆制品為佳;禁忌煙,酒,辣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暢。
住:將室內溫度調為16℃~20℃,相對濕度為30%~40%,當相對濕度低于20%時,室內空氣過于干燥,塵土等致敏物質容易飛揚,因此應在地上灑水,有條件者可啟用加濕器。
行:皮膚敏感者不僅應適當減少活動,還要注意洗澡不宜過勤,水溫不宜過高,否則皮膚表面的皮脂就會被洗掉,使皮膚更為干燥而易于瘙癢,沐浴后可在體表涂搽些30%~50%甘油,另外,發生瘙癢別亂撓,以防表皮細胞發生增殖性變化,變得粗糙,肥厚,其結果是越撓越癢,形成惡性循環。
二、飲食:
宜
1、宜吃清熱解毒的食物;
2、宜吃利尿的食物;
3、宜吃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忌
1、忌吃腥膻發物;
2、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吃油膩性食物。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