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與尿道炎統稱為下尿路感染,可分為細菌性和非細菌性感染。大腸桿菌是最常見的致病菌,其次是葡萄球菌。其感染途徑主要有:
①上行性感染,如男性前列腺炎、女性尿道旁腺炎、經尿道的各種檢查和治療等;
②下行性感染,如繼發于腎臟的感染;
③經淋巴傳播和直接蔓延,如陰道炎、宮頸炎等鄰近器官的感染發生時。
1.尿頻:即排尿次數明顯增多,每小時1~2次,甚至更頻。尿頻、尿急多伴有尿痛,即排尿時膀胱及尿道部位灼痛。
2.妊娠期間小便不通:妊娠期間,小便不通,甚至小腹脹急疼痛,心煩不得臥,稱為“妊娠小便不通”。古名“轉胞”或“胞轉”。
3.膀胱痙攣: 患急性細菌性膀胱炎的病人臨床常出現膀胱痙攣等癥狀。碳酸氫鈉或枸櫞酸鉀等堿性藥物,能降低尿液酸度,緩解膀胱痙攣,黃酮哌酯鹽(泌尿靈)可解除痙攣,減輕尿路刺激癥狀。
4.血尿:血尿包括鏡下血尿和肉眼血尿,前者是指尿色正常,須經顯微鏡檢查方能確定,通常離心沉淀后的尿液鏡檢每高倍鏡視野下有紅細胞3個以上。后者指尿呈洗肉水色或血色,肉眼即可見是血尿。
1.中醫治療
急性膀胱感染時以清熱利尿、通淋解毒為主。
2.西醫治療
一般采用采用單劑量或者短程療法的抗生素治療。治療原則與無癥狀性菌尿癥相同。
1.加強孕期保健,提高健康水平
2.注意外陰清潔,排便后手紙應自前方向后擦,減少腸道細菌污染陰道前庭及尿道口的機會,每晚清洗外陰部
3.治療無癥狀菌尿癥。
1.急性腎盂腎炎
2.滴蟲性膀胱炎
3.間質性膀胱炎
4.腺性膀胱炎
5.輸尿管下段結石
6.尿道綜合征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