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的原因依據可能性大小有:
(1)、胎便排出延遲肝腸循環導致黃疸加重。
(2)、缺乏正常菌群直接膽紅素經過膽道排到腸道,經過細菌的作用轉變成糞膽原排出體外,缺乏正常菌群影響膽紅素排出導致黃疸加重。
(3)、母乳喂養母乳中葡萄糖醛酸酶活性高,膽紅素在腸道的重吸收加強,使黃疸加重。
(4)、藥物維生素K可以加重黃疸,到對你的孩子來說可能性不大。
(5)、新生兒溶血少數新生兒ABO血型不合的孩子的黃疸可以表現為母乳性黃膽的病程變化。
(6)、宮內感染如CMV。
(7)、甲狀腺功能低下及其他遺傳代謝性疾病(8)、嬰兒感染綜合征這種疾病是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伴有轉氨酶的異常。白便,肝大。需要說明的是,好多家長不認識白便,在我們醫生看來已經很明顯的白陶土便家長依然認為是黃色大便,導致患兒病情延誤。
胎毒的癥狀主要表現為在嬰兒皮膚上的各種皮膚變態反應,如瘡癤、疥癬、痘疹等。臨床常見的主要證候有胎毒發熱,胎毒發寒,胎毒發搐,胎毒發黃等。這種病癥可能與母親的內熱體質有關。
1、胎毒發熱:遍身壯熱,口閉面赤,呼吸氣熱,眼胞浮腫,氣急喘滿,啼叫驚煩,小便短赤,大便秘結。
2、胎毒發寒:面色青白,昏昏多眼,吮乳瀉白,呼吸氣冷,身起寒栗,曲足握拳,腥痛啼叫不休,或口噤不開。
3、胎毒發搐:頻頻作搐,身熱面青,牙關緊閉,氣逆痰鳴,腰直身僵,雙目上視,啼聲不出。
4、胎毒發黃:面目及全身皆黃如金色,身熱,小便如梔汁,乳食不思,啼哭不止。
1.懷孕期間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多吃瓜果蔬菜,豆類食品含有比牛奶更為豐富的蛋白,而且大豆蛋白是最安全最有營養的蛋白,所以多吃豆類食品。
2.每天一定要喝足8杯水。
3.孕晚期喝一些諸如綠豆湯、蓮子粥等清火的湯水。
4.避免或盡量少吃平時沒有吃過的東西。
5.不吃不新鮮的海產。
6.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新陳代謝。
7.使皮膚盡可能地少受各種刺激,例如:熱水燙、冷風吹等等。
8.從菜花中可以攝取大量維生素K1,口服適量葡萄糖酸鈣,這些都可以有效降低皮下血管致密度,避免皮膚變態反映的最終形成。
9.特別強調:生產后,下奶前,盡量狠狠心不要給孩子吃奶粉或牛奶,因為即使在吃母乳之前吃了30毫升的牛奶,也會在孩子血液中形成完整的蛋白抗體,使孩子也有了過敏體質。孩子先吃母乳,母乳不足時再吃奶粉或牛奶則完全不同。別小看這一前一后,它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的體質。
1、綠豆煲老鴿湯
這是香港的傳統排胎毒食物。一定要選老鴿子,加綠豆一碗,煲兩個小時,喝湯,無需吃肉。孕8個月后就可以吃,一周或兩周一次。如果找不到老鴿子,也可以換成豬肚,同樣煲綠豆喝。
2、艾葉水煮蛋(最好用鵝蛋,鴨蛋、雞蛋也可)
用少量艾葉(網上有賣的),打兩個蛋下去,吃蛋喝湯,兩周或每月一次,吃4次。
3、玉米連須煲水
用玉米連須煲水喝,可以放上一點冰糖,就可以防止小孩出生后黃疸癥,至少一星期一兩次,要喝幾次。
4、蓮篷煮雞蛋
蓮篷是中藥,藥房有售。做法:將三個蓮篷洗凈后放四6碗水煮半小時后放進已熟的雞蛋再煮大約50分鐘,放一點冰糖下去即可以飲用,可以去胎毒,而且吃了雞蛋生出來的小孩比較白晰。
5、黃連水
在孕期的最后一個月里,一周喝一次黃連水,你可以去藥店里買已磨好的黃連片,買回家用開水沖泡出黃色的水即可,每周喝一杯,就可以了。這樣孩子出生很干凈,一般不會出疹子。
6、茉莉花煲雞蛋
用曬干了的茉莉花,煮之前把茉莉花洗干凈,兩碗水,雞蛋,一起放在鍋里煮。待雞蛋熟了,放入適量的冰糖,融解后即可。建議選用冰糖,比較清潤。砂糖很多蟲,不太建議食用。茉莉花煮的時間長了會有一點點的苦味,但完全能夠接受,不是藥的苦味。
7、白蓮蘇(須)煲雞蛋
白蓮蘇在中藥房有得賣,很便宜,但不需要買很多,每次用手隨意抓一把就夠了。煮的方法和茉莉花一樣,時間稍微長一點。但要記得準備吃的時候,再加熱放糖。茉莉花的功效沒有白蓮蘇來得直接有效,但也沒有白蓮蘇那么寒涼。
8、紅棗水
七顆紅棗,每顆用刀劃7刀,加水煮湯,一共喝10天,才能見效。
1.懷孕期間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多吃瓜果蔬菜以及滋陰潤燥、生津養肺的食物、豆類和當季水果,少吃辛辣油膩,保證充足水分攝入,保持大便通暢。
2.注意生活規律,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提高免疫力。
3.忌為"清胎毒"自行服用藥物,某些清胎毒偏方,所含成分并不適合孕婦使用。
4.盡可能避免皮膚受刺激。如果是過敏體質,建議去變態反應科詳細篩查過敏源或聽從專家的建議,盡量避免嬰兒從母乳中獲得這種過敏源。
所謂“開口茶”,因地區差異,說法和意義不同,總體而言,是用中藥大黃、甘草分別煎湯,給新生兒先喂大黃湯,后喂甘草湯,意思是讓小兒出生時先苦后甜。還有一種說法,先用大黃湯清理小兒胃腸消化道的異物,再用甘草湯瀉新生兒的胎毒、胎火,以利小兒后天生長。還有些地方在小兒出生時用六神丸一粒和少許白開水喂其服下,其目的是小兒在以后生長的日子里少生瘡痱。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新生兒不宜服“開口茶”。因為中藥大黃味苦、性寒,有導瀉的功效,主要還含蒽醌衍生物,服后在腸內逐漸分解產生蒽酮及蒽酮甙刺激大腸,促進大腸蠕動而導致腹瀉。新生兒出生時胃腸內不含食物,故腹瀉會傷及新生兒的胃腸粘膜。
甘草味甘、性溫,有瀉火解毒的功效,主要含甘草甜素,多服會傷及小兒的腎臟,引起全身浮腫。
六神丸是由蟾蜍等數味中藥制成的中成藥,主要功效是治癰腫疔瘡、咽喉腫痛。因為蟾蜍含蟾毒內脂,服用過量傷目,故不宜濫服,新生兒服用不當,會引起弱視或嘔吐。新生兒出生時,身體內的器官各方面的功能屬于剛啟動階段,比較脆弱,所以新生兒出生時身體只要一切正常,大可不必服用這些“開口茶”。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