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氣管插管的配合
(1)建議:
插管時,至少要有兩名護士做醫生的助手,分工協作,復蘇囊在加壓給氧的同時,讓寶寶呈仰臥位,肩背部稍微墊高,頭處于低位,口腔中有痰影響插管的時候,要立即把痰吸出來,護士在旁邊協助醫生插管。
(2)提醒:
插完管,然后加壓給氧,觀察新生兒胸廓起伏的情況,聽兩肺呼吸音是不是相同,然后護士協助醫生用膠布固定好插管,等醫生調好參數,就可以打開呼吸機。
2、病情觀察及護理
(1)建議:
新生兒在使用呼吸機時,要注意觀察新生兒胸廓起伏大小是否對稱,寶寶神志、面色怎樣,比如是否有紫紺、煩躁、搖頭等現象,要注意呼吸道是不是有痰阻塞或呼吸機有沒有發生故障,這些都要及時處理。
(2)提醒:
觀察新生兒有沒有主動呼吸,跟呼吸機是不是同步,否則要及時給予調整。避免脫管、堵管及氣胸的發生,如果新生兒發生躁動要及時使用鎮靜劑。
1、母體與胎兒間血液氣體交換障礙
(1)原因分析:
臍帶血流受阻:如臍帶脫垂、繞頸、打結、壓迫、扭轉而造成胎兒供血不足或供血中斷而引起缺氧,使中樞受抑制以致發生窒息。
胎盤氣體交換障礙:如胎盤功能不全、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低位胎盤等。
胎盤的母體側面灌流不足:如妊娠高血壓、出血、嚴重貧血、休克以及慢性心、肺、腎疾病或分娩過程中使用麻醉、鎮靜藥物等。
(2)建議:
要保證呼吸道通暢及有合適的通氣量。使用呼吸機后,患兒呼吸平穩,面色紅潤,表情安詳,雙側胸廓等同擴張,血壓穩定,自主呼吸與呼吸機合拍,說明通氣適宜,插管位置正確。
(3)提醒:
反之,使用呼吸機后患兒煩躁不安、掙扎、焦慮、呼吸急促,自主呼吸與呼吸機不合拍或對抗,鼻扇、發紺,則多有通氣不足,管道漏氣或痰堵。
2、分娩過程異常
(1)原因分析:
胎頭過大或母親骨盆過小,胎兒位置不正、急產、產程延長、宮縮過強或因產鉗助產等均可抑制呼吸中樞。
產傷引起膈肌麻痹、氣胸、縱隔氣腫、胸導管撕裂造成乳糜胸等致窒息。
胎兒經過產道時吸入羊水或血液,使呼吸道阻塞造成窒息。
(2)建議:
患兒胸廓起伏狀態和聽診雙肺呼吸音對通氣量多少可作大致估計,而動脈二氧化碳分壓則為較可靠的指標。應經常做血氣分析或使用呼出氣二氧化碳分壓監測儀作繼續監測。
(3)提醒:
對危重患兒,每當呼吸機參數改變半小時后即應檢查一次血氣。
3、胎兒本身的疾病
(1)原因分析:
呼吸道、心血管的先天畸形、新生兒溶血病、嚴重貧血、代謝及電解質的紊亂以及肺透明膜病、嚴重感染等,均可造成窒息。
(2)建議:
在應用呼吸機的過程中,最常見的并發癥為呼吸道感染。它是呼吸機治療不順利和不能撤離呼吸機的主要原因;在應用呼吸機時間較長或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時,更易發生呼吸道感染,所以這些患兒應作為重點監測對象,在使用呼吸機的過程中應密切注意患兒體溫、呼吸道分泌物的量和顏色;定期檢查血常規、C-反應蛋白、呼吸道分泌物的培養等。
(3)提醒:
剛開始使用呼吸機時,更要多觀察患兒循環情況,以調出適宜的通氣壓力和通氣量。
1、治療通氣不足
(1)適應癥:
適用于嚴重通氣不足情況的患兒:若新生兒由于肺部感染、氣道梗阻、中樞感染、嚴重腦水腫或呼吸機麻痹引起通氣不足的。
(2)建議:
以上病癥均可以通過呼吸機進行治療。
2、改善換氣功能
(1)適應癥:
適用于嚴重換氣障礙情況的患兒:若新生兒疑患有呼吸窘迫綜合癥、肺出血、肺水腫等情況使得換氣功能發生障礙的。
(2)建議:
可以使用呼吸機進行治療改善。是利用鼻罩、口鼻罩的無創方式提供新生兒一定壓力的氣體,改善新生兒呼吸,減少新生兒肺部做功,便于新生兒肺功能完善。
3、增加心臟儲備能力
(1)適應癥:
做了胸部和心臟術后的新生兒。
(2)建議:
通過新生兒呼吸機可以減少肺擴張、心臟壓迫的發生,可有效增加心臟儲備能力。
4、爭取黃金治療時間
(1)適應癥:
新生兒有反復呼吸暫停情況的患兒。
(2)建議:
各種原因導致的新生兒心跳呼吸驟停,例如窒息、心室顫動等,經心肺復蘇處理后配合呼吸機機械通氣可爭取黃金時間,盡早及時治療使得新生兒盡快恢復自主呼吸。
1、鼻干口燥
(1)表現:
有口鼻粘膜干燥,鼻塞,憋氣,局部壓迫,皮膚過敏,結膜炎等。
(2)建議:
我們在日常應用中,發現用濕化器后,就不會出現鼻干口燥了,用恒溫濕化器的舒適度高于濕化器。
2、鼻腔充血
(1)表現:
多數的患者用一段時間后會自行消失,但是百分之十的人仍有鼻腔阻塞。
(2)建議:
睡前應該鼻腔血管收縮劑或用加溫濕化器可改善,有的人有鼻息肉,鼻中偏曲需要手術矯正的。
3、壓傷皮膚
(1)表現:
最早使用的面罩由于材料存在不足,易壓傷皮膚,尤其在鼻梁處。
(2)建議:
不過現在的面罩已經沒有這個危害了,材料更為先進、輕便,不會壓傷皮膚。
1、呼吸狀況
要保證呼吸道通暢及有合適的通氣量。使用呼吸機后,患兒呼吸平穩,面色紅潤,表情安詳,雙側胸廓等同擴張,血壓穩定,自主呼吸與呼吸機合拍,說明通氣適宜,插管位置正確。反之,使用呼吸機后患兒煩躁不安、掙扎、焦慮、呼吸急促,自主呼吸與呼吸機不合拍或對抗,鼻扇、發紺,則多有通氣不足,管道漏氣或痰堵。
2、通氣功能
患兒胸廓起伏狀態和聽診雙肺呼吸音對通氣量多少可作大致估計,而動脈二氧化碳分壓則為較可靠的指標。應經常做血氣分析或使用呼出氣二氧化碳分壓監測儀作繼續監測。對危重患兒,每當呼吸機參數改變半小時后即應檢查一次血氣。
3、循環情況
持續監測患兒心率、血壓并定時檢查末梢循環情況。如持續心率加快,血壓偏低(尤其是收縮壓偏低),提示可能通氣量過大或通氣壓力過高,影響了回心血量及心搏出量,應適當調整。剛開始使用呼吸機時,更要多觀察患兒循環情況,以調出適宜的通氣壓力和通氣量。
4、應用呼吸機時并發癥的監測
在應用呼吸機的過程中,最常見的并發癥為呼吸道感染。它是呼吸機治療不順利和不能撤離呼吸機的主要原因;在應用呼吸機時間較長或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時,更易發生呼吸道感染,所以這些患兒應作為重點監測對象,在使用呼吸機的過程中應密切注意患兒體溫、呼吸道分泌物的量和顏色;定期檢查血常規、C-反應蛋白、呼吸道分泌物的培養等。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