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動作發展的基本順序是:頭、肩、胳膊、腰、腿、腳,大概7、8個月的時候嬰兒可以坐起來,一旦能坐起來便開始爬行。但也有的嬰兒跳過爬行直接能扶東西站起來,從發育過程看,爬行并不是站立行走的前一個階段。
由扶著東西能夠站起來到能夠扶著東西走路的過渡比較快,大多數嬰兒在9-12個月開始邁出人生的第一步,1周歲后基本能單獨行走。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孩子1歲3個月還不能行走也沒有問題,但是1歲6個月還不能單獨行走,就需要接受診查,以及早確定原因。
頭三個月
寶寶的腿還沒有力,做不到支撐自己的身體。但是只要扶著他,他就能用雙腳蹬地面,這就是早期寶寶所做的走路準備,這種行為可以延長至四五個月大的時候。
四五個月
到五個月左右,家長就可以在腋下扶著寶寶在腿上蹦蹦了,接下來一段時間,寶寶會一直喜歡這樣蹦,這是通過鍛煉來加強他的腿部肌肉。
八個月
寶寶能自己借助家具或者其他的支撐物站起來,因此這時家長就要確保家中家具和物品的穩定性以防寶寶會摔倒。這種練習對于走路的發展很有幫助,不久之后寶寶就會扶著東西走幾步。有時還能獨自站一會,只要成人扶著他,他還能走幾步。
九或十個月
寶寶可以自己站著彎曲膝蓋,做這種蹲起的動作需要掌握許多的技巧,是相對而言比較難的。
十一個月
一般而言寶寶可能會獨立站立了,而且學會了彎腰和蹲下的動作,他或許還經常拉著你的手向前走幾步,但真正能自己獨自走路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
十三個月
大部分的寶寶都會了走路,有的可能還走得不太穩,但是這也很正常,走路是一項頗有難度的技能,還需要一些時間來練習才能獨立行走。
第一階段:
父母可以多讓寶寶在自己的腿上蹦蹦,扶著他在腿上、床上或者沙發上走幾步,尋找一下走路的姿勢感覺。
第二階段:
幫助寶寶練習蹲起的動作,最好通過做游戲的方式練習,有時寶寶自己丟東西在地上就讓他自己撿起來,既可以培養他不亂丟的習慣又可以練習蹲起的動作。
第三階段:
父母分開站和寶寶玩游戲,讓他從爸爸那里走到媽媽這里,多給寶寶鼓勵和信心。
第四階段:
住樓房的父母可以讓寶寶學著自己爬樓梯,或者在家里讓寶寶來回上下自己的小椅子做上下的動作練習。
第五階段:
讓寶寶走斜坡,可以帶他到公園的有坡地的地方走一走,但是傾斜度不能太大,而且父母最好還要提供一些支撐,防止寶寶滑下來,這樣的練習可以進一步鍛煉寶寶的腿部肌肉。
這五個階段的練習是依據寶寶的不同發展階段而定,家長要依據自己寶寶的發展狀況采取適當的方法。
1.個體之間存在差異
發育過程中每個孩子的動作發育不盡相同,走路有早有晚都很正常,只要在18個月以內都是正常的。部分孩子可能受到遺傳的影響,如父母走路時間晚相應的孩子也比較晚。
2.缺乏鍛煉,錯過最佳時機
可能是因為家長過于溺愛孩子,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錯過了讓孩子練習走路的最佳時機,孩子的腿部肌肉沒有得到有效地鍛煉,不能夠支持孩子的行走。家長最好按照寶寶的發展階段,以適宜的方式加強對寶寶的鍛煉。5個月大時,以站立的姿勢抱孩子,讓他嘗試短時間的站立;6個月以后,多讓他在大人腿上或者床上練習跳躍動作;7個月大時,練習蹲和站的動作,記住這時父母要在一旁做示范。蹲和站的連貫動作可以鍛煉寶寶的腿部肌肉;8到9個月,扶著寶寶或讓他依著家具站立;10個月后,當寶寶能獨自較穩地站立起來時,就接近走路了。
3.缺少鼓勵,興趣不足
學習走路需要父母的支持、關愛和鼓勵,一旦孩子獲得了走路的信心,那么走路就會容易做到。但是如果寶寶學走路時,家中不僅缺乏精神上的支持又缺乏物質上的保障,那么寶寶獲得走路的技能就會晚很多。培養寶寶對走路的興趣,盡量避免學習過程中的摔傷和驚嚇,不要讓他產生畏懼心理才能有助于寶寶的學習。
4.骨骼關節或者肌肉的疾病
如果孩子在18個月以上還不會走路,這時就要考慮寶寶是否患有骨骼或者肌肉等疾病。影響嬰兒走路不穩或學步延遲的疾病包括:肌肉松弛綜合征、先天性髖關節一側脫位、脊髓肌萎縮癥等,要及時帶他去就醫確診了。
1.注意骨骼的健康
有的孩子在學習走路時會出現踮著腳走路的方式,這時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是否經常踮著腳走路,如果孩子只是偶爾用踮著腳的方式走路那么不用擔心,但是如果寶寶經常這樣走路,那就需要就醫檢查。通常孩子的腿部運動協調三歲之后才發展成熟,因此一般在三歲前孩子之前走路不穩都不用過度擔心。
2.注意扭傷
這個時候的父母是最累的,因為孩子要練習走路,父母要彎著腰拉著孩子的手,幫助他走,時刻看著孩子以防有危險,這時候剛學會走路的寶寶扭傷最容易發生,而且由于這個階段的寶寶語言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需要靠父母仔細地觀察他們的行動來得知。父母還應注意觀察寶寶走路是否出現坡腳的情況,走路的姿勢是否正確。其次讓寶寶在床上伸一伸腿,看看是否有異常。最后,輕輕按一按寶寶腿部的部位,看看寶寶是否會出現疼痛。
3.注意安全
剛剛學走路的寶寶很容易跌傷,要注意不要讓孩子在床上或者茶幾這種不平或者光滑的地方走,他們的重心不太穩,腳底的受力面積小很容易摔下來。另外在戶外注意不要讓寶寶靠近河邊或者其他危險的地方。
4.注意走路的姿勢
有時因為骨骼肌肉發育不完善,寶寶容易出現內外八字的走路方式,這屬于正?,F象,父母不要過于擔心,必要時可有意糾正孩子的錯誤方式,例如糾正內八字的孩子可以讓他平時在家穿鞋的時候反穿,左腳的鞋穿的右腳上,可以漸漸糾正改善。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