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帶好《兒童預防接種證》。這是寶寶接種疫苗的身份證明。當以后您為寶寶在辦理入托、入學時都需要查驗。
2、和醫(yī)生好好談談。如果有什么禁忌癥和慎用癥,讓醫(yī)生準確地知道,以便保護好寶寶的安全。
3、給小寶洗澡。準備接種前一天給寶寶洗澡,當天最好穿清潔寬松的衣服,便于醫(yī)生施種。
1、患有皮炎、化膿性皮膚病、嚴重濕疹的小兒不宜接種,等待病愈后方可進行接種;
2、體溫超過37.5℃,有腋下或淋巴結腫大的小兒不宜接種,應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種;
3、患有嚴重心、肝、腎疾病和活動型結核病的小兒不宜接種;
4、神經系統(tǒng)包括腦、發(fā)育不正常,有腦炎后遺癥、癲癇病的小兒不宜接種;
5、嚴重營養(yǎng)不良、嚴重佝僂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兒不宜接種;
6、有哮喘、蕁麻疹等過敏體質的小兒不宜接種;
7、當孩子有腹瀉時,尤其是每天大便次數(shù)超過4次的患兒,須待恢復兩周后,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8、最近注射過多價免疫球蛋白的小兒,6周內不應該接種麻疹疫苗;
9、感冒、輕度低熱等一般性疾病視情況可暫緩接種;
10、空腹饑餓時不宜預防接種。值得父母注意的是,在帶寶寶接種疫苗時,一定要將寶寶當時的身體情況詳細反映給醫(yī)生,最好攜帶相關病史資料,其中有些父母自己難以判斷是否適合接種的情況,一定要告訴醫(yī)生,由醫(yī)生決定。
1、接種注射疫苗后應當用棉簽按住針眼幾分鐘,不出血時方可拿開棉簽,不可揉搓接種部位。
2、寶寶接種完疫苗以后不要馬上回家,要在接種場所休息三十分鐘左右,如果寶寶出現(xiàn)高熱和其他不良反應, 可以及時請醫(yī)生診治。
3、接種后讓寶寶適當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觸發(fā)其它疾病。
4、接種疫苗的當天不要給寶寶洗澡,但要保證接種部位的清潔,防止局部感染。
5、口服脊灰疫苗后半小時內不能進食任何溫、熱的食物或飲品。接種百白破疫苗后若接種部位出現(xiàn)硬結,可在接種后第二天開始進行熱敷以幫助硬結消退。
6、接種疫苗后如果寶寶出現(xiàn)輕微發(fā)熱、食欲不振、煩躁、哭鬧的現(xiàn)象,不必擔心,這些反應一般幾天內會自動消失。但如果反應強烈且持續(xù)時間長,就應該立刻帶寶寶去醫(yī)院就診。
其實第一類疫苗與第二類疫苗的區(qū)分是相對的,不會絕對不變的。由于國家的經濟承受能力、疫苗的供應等多種原因,第二類疫苗暫時實行自費接種,隨著條件的成熟,許多第二類疫苗也將納入國家免疫規(guī)劃成為免費接種疫苗。
第二類疫苗對第一類疫苗是重要的補充。并不是第二類疫苗就不需要接種,實際上有些第二類疫苗針對的傳染病對人們威脅很大。如流感、水痘、肺炎等疾病,患病后不僅對個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也增加了經濟負擔。如果孩子的體質比較弱,特別是先天患有哮喘、心臟病、慢性腎炎、糖尿病等抵抗疾病能力差的寶寶,一旦遇到流感很容易患病并促使舊病復發(fā)。肺炎則是由多種細菌、病毒引起,同樣體弱多病的寶寶,特別是有腎病綜合征、鼻竇炎、中耳炎以及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寶寶應選擇肺炎疫苗。
對于新生兒來說,絕大多數(shù)黃疸是生理性的,完全可以接種乙肝疫苗。病理性黃疸情況下,也沒有證據(jù)顯示:引起黃疸的原發(fā)疾病會增加疫苗的不良反應。如果是病理性黃疸,孩子處于疾病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中,如果接種疫苗正好趕上病情加重,疫苗很容易背黑鍋。
所以:
1、不要糾結于黃疸指數(shù)的具體數(shù)值;
2、對于乙肝攜帶者母親(包括攜帶情況不詳者)的新生兒,只要孩子狀態(tài)尚可,應及時接種;
3、對于非乙肝攜帶者母親的新生兒,肉眼觀察孩子不是太黃,建議接種;如果孩子太黃且家長非常糾結與是否可以接種,可以推遲接種。
許多人都覺得進口疫苗雖然貴,但效果好,而且安全無副作用,不用擔心寶寶沒得到疫苗提供的免疫保護,反而患上相應疾病。為寶寶的健康及安全考慮,疫苗還是都選進口的比較放心。事實是不是真的這樣呢?
其實,對大部分疫苗來說,國產與進口的性能不相上下,國產疫苗與進口疫苗的區(qū)別,不過是92分與95分。國內外疫苗在生產過程中都遵循同樣的標準,差別不大。由于菌株不同,有的進口疫苗安全性確實要好一些;但是因病而異,有的進口疫苗并不一定能對上中國的病。從性能和價格綜合來看,國產疫苗的性價比通常都高于進口疫苗。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