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因為胎寶寶在分娩時,胎頭旋轉過度或保密觀念強度牽引時,而引起的胎兒胸鎖乳突肌的纖維及血管破裂,血液儲積于患處所致。這種情況常見于臀位產的嬰兒。
血腫多在臉鎖乳突肌的中部或胸鎖乳突肌下1/3處,多見于嬰兒出生數日,甚至第2~3個星期才發現。大小不等,小的如小手指肚,大的比橄欖還大,梭形,如軟骨,有輕觸痛,局部皮膚顏色正常。
此類血腫大多能自然縮小,無須治療。且3~7個月后完全消失,一般不會引起任何病變。只是有少數病例可造成寶寶斜頸,使頭部歪向患側。
出現這種癥狀,可使寶寶仰臥于媽媽的腿部,兩足緊貼母腹,頭部伸展于母兩膝處。把嬰兒轉向健側,連續20~25次,每日做2~3回,配合局部按摩硬結,若1~2年仍不消失,可做矯形手術。
如病情發展,胸鎖乳突肌發生攣縮,成為無彈性的纖維帶,患側面部上下徑變短,橫徑加寬,短而扁,健側則較直,長而瘦。臉部明顯不對稱,患側耳垂接近鎖骨,兩眼及兩耳不在同一水平線上。觸診胸鎖乳突肌呈條索狀。更嚴重者深部肌膜增厚短縮,前和中斜角肌變短,頸動脈鞘和靜脈均可發生短縮,形成明顯的斜頸畸形。但有人認為斜頸與產傷無關,而與胸鎖乳突肌先天發育不良、或與炎癥或血管缺血或中樞神經病變有關。
胸鎖乳突肌血腫治療可采取手法牽引和按摩,及局部理療的方法。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