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娩
生產會給女性身體帶來非常嚴重的損耗,還會給宮頸、主韌帶、子宮骶韌帶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加之產后支持組織沒有恢復完全可致使子宮脫垂。
2.產褥期
不少產婦在坐月子愛采用仰臥姿勢,這樣很容易造成慢性尿潴留,生產后的子宮容易形成后位,當腹壓增加的時候,子宮就會順著陰道向下緩慢滑出,造成脫垂現象。
3.產后勞動
要是女性在生產之后沒有悉心調養,反而時常蹲著做家務、洗尿布的話,會使增大腹壓,進而導致子宮脫垂危險增加。
4.生殖器官發育不良
沒有經過生產的女性也會出現子宮脫垂的病癥,這主要是由于其生殖器的支持組織沒有完全發育造成。
1.疼痛
患有子宮脫垂的女性一般會覺得腰部酸痛、腹部有下墜感,當自己在行走或蹲下時感覺更明顯一些。如果病情很重的話,脫出陰道的物體不能夠恢復位置,造成行動不便。
2.子宮頸
宮頸在子宮整體脫垂后,若是未及時采取措施長期暴露在細菌滋生的環境中,內部黏膜會出現增生、角化,有時還會有糜爛潰瘍的狀況。
3.分泌物異常
患有此病的女性會發現自己下體的分泌物異常,白帶較多,有時出現膿血或化膿。有些女性還會有月經紊亂、經血過多等情況。
1.對受孕有一定影響
子宮脫垂對受孕的確有一定影響,這要分情況討論。
(1)I度、II度患者
醫學界將子宮脫垂分成三個程度,通常I度、II度的患者還是存在受孕的可能性,只要及時就醫、進行正當的治療就可以。只是在懷孕后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分娩。
(2)重度患者
重度子宮脫垂的女性通常不能再懷孕,其一,因病情過于嚴重,男性的精液注入后難以被陰道的后穹窿收納;其二,子宮脫垂會有宮頸肥大、慢性宮頸炎的并發癥,這會影響受孕。
2.月經過多
子宮向后方滑落的同時,往往也會拉扯卵巢、輸卵管下垂。卵巢輸卵管的異樣變化會造成盆腔靜脈扭曲,給血液的正常流通帶來阻擾,造成盆腔靜脈淤血,從而使月經量過多。同時造成患者腰腹部酸痛、有下墜、腫脹感,有些患者還會產生性交痛。
3.導致痛經
做一個簡單而形象的比喻,我們可以將茶壺看做是子宮,壺嘴則是宮頸。如果壺嘴比茶壺體的位置要高的話,經血排出就變得很困難了。因此子宮會盡量加大收縮強度和力度,壓迫宮腔。這種急迫的子宮痙攣性收縮會造成痛經。
4.子宮內膜異位癥
其中原理與造成痛經一樣,如果宮頸比子宮腔位置要高的話,經血排出就變得很困難了。因此子宮會盡量加大收縮強度和力度,壓迫宮腔。宮腔內壓力長時間大幅增加的話,一些經血就有可能經輸卵管逆流而上,又回到盆腔,從而造成子宮內膜異位。
1、產后下床勞動不可過早,但并不要求絕對臥床休息。
2、產后1個星期,新媽媽可以做些輕微的家務活,如擦桌子、掃地等,但持續時間不宜過長,更不可干較重的體力活。
3、保持大便通暢,絕對禁止用力大便。
4、注意保暖防寒,防止感冒咳嗽。患有慢性咳嗽者應積極治療。
5、加強盆底肌和提肛肌的收縮運動。如抬臀運動,可以仰臥屈腿,有節律地抬高臀部,使臀部離開床面,然后放下,每日2次,每回連做10~15下。這樣能使盆底肌、提肛肌逐漸恢復緊張度。
1、新媽媽應注意產時和產褥期衛生。分娩時,新媽媽一定要做到不過早和不過度用力。
2、分娩后,應充分休息,經常改變臥姿,注意營養,體質虛弱的更要注意調理,積極進行體操運動以鍛煉骨盆底肌肉及腹壁肌肉。避免過早和過度操持家務與體力勞動,最好是站著或坐著,避免蹲位干活如蹲著洗尿布或擇菜。
3、產后更應防止便秘或咳嗽,因為這些都能增加腹腔內壓,使盆底組織承受更大的壓力,而容易發生子宮脫垂。
縮肛運動:用盆底肌肉收縮法將肛門向上收縮,就如同大便完了收縮肛門那樣。每天做數次,每次收縮10~20下。
臀部抬高運動:平躺床上,兩腳踏床,緊貼臀部,兩手臂平放在身體兩側,然后用腰部力量將臀部抬高與放下。每天2次,每次20下左右,并逐步增多次數。
下蹲運動:兩手扶在桌上或床邊,兩足并攏,做下蹲與起立動作,每日1~2次,每回5~15下。但要注意,平時要防止空蹲,如需蹲下,最好放一只凳子。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