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注意增強體質,加強營養,積極治療孕期疾病,重視圍產期保健,預防滯產、難產的發生,減少因分娩帶來的耗氣、亡血、傷津。產后應避風寒、適寒溫,防止外邪乘虛而人;調飲食、扶脾胃,使氣血津液生化健旺;舒情志,少憂煩,避免七情過度傷及氣陰;慎起居、遠房事,做到動靜結合勞逸適度。
產后蓐勞為虛損之證,在服用補益藥時,應注意保護脾胃功能,避免甘寒滋膩之品礙脾,亦防辛溫燥烈之品傷胃。否則脾胃失運,虛不受補,甚至反添他癥。陽虛多寒者,清潤之品非所宜;陰虛多熱者,辛燥之藥不可用。若有外邪,應祛邪為先,或攻補兼施。若須較長期服藥,而又屬“氣厚”或“味厚”之品者,宜作丸(片)或滋膏劑,作湯劑則應久煎。除藥物治療外,應避免邪氣入侵,注意多食營養豐富且易于消化的食品,保持心情舒暢和樹立抗病的信心。勞逸結合,可根據身體和狀態,選擇適度的體育保健項目,如太極拳、氣功等,或結合推拿按摩,也是治愈產后蓐勞的有效措施。此外,為了子代的健康和盡快促使產婦祛病強身,患產后蓐勞的婦女,應停止哺乳。
痊愈:肢體倦怠、虛弱喘氣等主要癥狀消失,停藥后無復發。
顯效:肢體倦怠、虛弱喘氣等主要癥狀明顯減輕,或雖消失但停藥后時有復發。
有效:肢體倦怠、虛弱喘氣等主要癥狀較治療前有所緩解。
無效:主要癥狀無改變,甚或加重。
肺脾氣虛:產前素體氣虛,復因分娩耗氣,或產時耗氣過多,產后勞倦過度,飲食不節,致成肺氣虛弱,脾氣不健,肺脾氣虛久未康復而成產后蓐勞。
肺腎陰虛:素體腎陰不足,因產真陰受損,或產后感受熱邪,陰液為熱邪所耗。陰虛熱邪灼肺,肺虛而腎失資生之源,腎陰更乏,又腎陰不足,心肝火旺,火熱灼肺,肺陰更虛。亦有當產后正氣不足,陰精耗損之時,癆蟲乘虛入侵肺臟,繼而陰虛火旺更甚,并可加劇虛損而發展為脾腎、氣血、陰陽乃至臟腑俱虛,使產后蓐勞更為加重。或素體腎陰不足,因產亡血傷津,陰液更乏,久虛不復而致水不涵木,肝陽上亢而成。
心肝血虛:素體營血不足,復因分娩耗血,或產時失血過多,又產后脾胃虛弱,生血不足致血虛難復,心肝失血之養。亦可因肝血不足而肝氣郁滯使脾土受累,又導致脾胃受納運化障礙而營血虛少,久虛難食而成產后蓐勞。
肝腎陰虛:素體肝血不足肝氣易滯之體,因產失血或抑郁憂思不解,則產后肝血更虛,化精滋腎作用減弱可致腎精不足,腎陰不充?;蛞蚋螝庥艟没?,肝陰被劫,進而加重腎陰虛少而導致肝腎陰虛,久虛難復而成產后蓐勞。
脾腎陽虛:素體腎陽不足,因產耗氣傷陽,或產前患病未愈,窮必及腎,命門火衰不能升發五臟之陽氣,脾土失于陽氣的溫煦則生精化氣生血之力減弱?;蛩伢w脾胃本虛,產時耗氣,產后飲食失宜復又損胃,以致脾失健運而難以滋養先天腎精,精少則氣弱,無陰則陽無以化而終至脾腎陽虛,虛而難復則病產后蓐勞。
因產后蓐勞是由產后虛損發展而成,又有臟腑、氣血、陰陽虛損側重的不同,且可有虛實相兼之候,故臨床表現因人而異,紛繁不一。產褥期中可見短氣多汗,甚則呼吸喘息,咳嗽無力,易感風寒,寒熱如瘧,倦怠乏力,食少脘脹,浮腫便溏;或口干唇燥,干咳少痰,骨蒸潮熱,顴紅盜汗,痰血咯血;或心悸而煩,易驚健忘,少寐多夢,目昏眼花,爪甲不榮;或眩暈耳鳴,煩躁易怒,骨蒸潮熱,五心煩熱,腰膝酸痛;或神疲身倦,畏寒肢冷,浮腫泄瀉或五更泄等;面色蒼白或萎黃或晦黯,舌質淡或紅赤或胖嫩,舌苔薄白或少苔,脈虛弱、細數或沉遲細弱等。
(1)對疑為感染癆蟲者,可行結核菌檢查,紅細胞沉降率檢查、X線檢查或特殊檢查等。
(2)根據產后蓐勞的臨床表現,可選擇有關呼吸、消化、循環、血液、神經、內分泌代謝等系統的疾病的一般檢查、實驗室檢查和特殊檢查方法以進一步明確其功能失調與功能衰退的原因所在。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