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豆燉豬骨
原料:豬骨500克,黃豆200克,蔥姜、高湯、鹽、白糖各適量,料酒、胡椒粉、枸杞、香油各少許。
制作:將豬骨剁成段,黃豆泡發,枸杞泡透,姜去皮切片,蔥切段;將豬骨冷水下鍋,煮凈血水,撈出洗凈;鍋燒熱后,炒香姜片、蔥段,加入豬骨、黃豆、枸杞、料酒、高湯,小火燉熟,去掉蔥段,加鹽、白糖、胡椒粉;淋上香油,再燉一會即成。
黃豆既含有優質的植物蛋白,又富含鈣質,與豬骨一起燉湯,是一道很好的為哺乳媽咪補鈣的菜肴。
2、紅燒蝦米豆腐
原料:豆腐500克,蝦米20克,精鹽、白糖、植物油、香油、醬油、紹酒、蔥姜蒜末、水、淀粉等各適量。
制作:先將豆腐切成方丁,放入小盆里用淺水浸泡;再把蝦米用水洗凈后,加入蔥、姜、紹酒,上籠蒸10分鐘、撈出;鍋里加水,放入豆腐塊和適量鹽,燒開后撈出;炒鍋里加植物油燒熱,放蔥姜蒜煸香,加入豆腐、蝦米,用高湯調味;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即可裝盤。
豆腐富含優質植物蛋白和鈣質,加上蝦米,既味道鮮美,又富有營養。
3、海米紫菜蛋湯
原料:紫菜、海米、香油各10克,雞蛋1個,植物油、鹽、蔥、香菜各少許。
制作:先將海米用開水泡軟,再把雞蛋打散,在碗內攪勻;香菜、蔥分別擇洗干凈,香菜切成小段,蔥切成蔥花;紫菜撕碎,放入湯碗內;炒鍋放油燒熱,加入適量清水和海米,用小火煮片刻,放鹽,淋入雞蛋液后,放香菜和蔥花,沖入湯碗內即成。
這款湯除了富含鈣之外,還含有豐富的碘、鐵、蛋白質、維生素A、C等多種營養素。即可為哺乳媽咪補鈣,還可以滋補身體。
分娩后,產婦體內的大量鈣質會大量流失。而寶寶剛出生,需要大量的鈣質來促進身體發育成長,但寶寶主要通過母乳來攝取鈣質。因此,哺乳期媽媽要有意識地進行補鈣。若食補不足的話,還需要服用鈣片或補鈣劑。
在選擇鈣片的時候,要注意鈣片是否易溶于水。一般來說,易溶于水的鈣片人體比較好吸收。注意鈣片是不是中性或弱酸性,以免分解時對胃部產生刺激。此外,還要注意鈣片中是否有添加鎂,鎂能促進鈣的吸收。盡量選擇大品牌的補鈣產品,這樣才有質量保障。
產后媽媽需要補鈣。哺乳期補鈣對產婦好,也對寶寶有益。如果產婦沒有及時補充鈣質,母乳中的鈣含量會降低,可能影響到寶寶對鈣質的攝入,有引發佝僂病,影響牙齒萌出、體格生長和神經系統發育的可能。
產后,大部分產婦會選擇母乳喂養寶寶。有數據顯示,產婦如果每日泌乳1000~1500毫升,身體中就有約500毫克的鈣質會隨乳汁流失。乳汁分泌量越大,鈣的流失量就越大。但由于分娩后產婦身體的激素分泌水平出現了變化,體內雌激素水平較低,泌乳素水平較高。因此,在月經未復潮前,產婦骨骼更新鈣的能力較差。這時,如不補充足量的鈣,大部分產婦容易感覺腰酸背痛、腿腳抽筋、牙齒松動、骨質疏松等不適癥狀。
除了影響自身外,如果產婦沒有及時補充鈣質,母乳中的鈣含量也會降低,還可影響到寶寶對鈣質的吸收,有引發佝僂病,影響牙齒萌出、體格生長和神經系統的發育的可能。
另外,產婦本來就在生產時消耗了大量體力,哺乳期又特別容易出汗,再加上照顧孩子和安排家務的辛苦,晚上容易睡不好覺,這些都有可能導致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因此,產婦在產后需可有意識地補鈣,以增強體質,提高乳汁質量。
哺乳期飲食補鈣,可以優先選用含鈣豐富和能促進吸收鈣質的食物。
1、有助于補鈣的飲料:牛奶和酸奶,奶類的含鈣都很豐富,也有利于人體吸收。哺乳期媽媽可以每天早上喝一杯牛奶補鈣。
2、有助于補鈣的動物類食物:動物肝臟、雞蛋、魚肉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適當食用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哺乳期媽媽可以在正餐中增加這些食物的食用量。
3、有助于補鈣的蔬菜:紫菜、菜花和豆類含鈣豐富,青嫩的蠶豆連皮吃補鈣效果也比較好。
4、有助于補鈣的湯水:哺乳期媽媽可以熬一些老母雞湯、大骨湯,適當地加一些醋,可以增加鈣的吸收率。
5、不利于補鈣的食物:不利于鈣吸收的食物如菠菜、竹筍等,正在補鈣的媽媽可少吃。以免印象鈣質吸收。
如果缺鈣嚴重,光憑食物補鈣可能不夠,這時候可以去藥店買一些鈣片和補鈣劑回來吃。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