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腿綜合征是兒童通過夾緊自己的雙腿或使自己的雙腿互相摩擦來獲得快感或興奮感的一種行為方式。
1、主要行為特征:不時地夾緊雙腿,或喜歡反復摩擦會陰部。
2、從年齡段看:小可至1-2個月,大可至7,8歲,但以1-3歲時為最多見。
3、從性別看:以女孩為多。
4、從發病的頻率看:大部分該病征一日發病一次到數次。
人體生理學理論認為,幼兒在1-3歲時,其生理發育已經從口欲期轉向了肛欲期,并逐步有將欲望轉向生殖系統的趨勢。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年齡階段的幼兒出現夾腿現象也可以認為是正常的。要知道,幼兒的這一動作和成人的“自慰”行為完全是2個不同的概念。即使外界給予幼兒某種性刺激,他也不一定能夠意識得到,更理解不了它。所以說,父母不用對此那么緊張,更不要對該行為嚴厲地斥責和辱罵,否則會適得其反。
夾腿行為是特定年齡段的幼兒所特有的對生殖器的刺激性動作,隨著年齡增長,該行為會慢慢停止,或逐步發展為手淫。
夾腿綜合征的糾正方法,可以分為2個部分:行為治療和方法治療。但是,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糾正手段不能讓該病癥立即得到治愈,只能逐步地減少發作的頻率,這將耗費一個比較長的時間。
行為治療
指在父母,教師或醫生的共同努力下,通過改變兒童的行為方式來糾正兒童的不良行為,使這類不良行為出現的頻率逐步降低,最終完全消失。鑒于幼兒的性格特征,其父母的情況,在學校的表現等因素的差異,醫生會給患兒一些“個體化”的指導意見和建議。醫生還可以制定一些行為訓練方案,交由家長或老師負責監督執行。
1、互動交流
可由親子兩代之間進行,如家長沒有時間,也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多與同齡人玩。這樣的交流不但可以幫助兒童增長知識,更重要的是可以不使兒童長期一個人待著,消除兒童的孤獨無聊的心理。
2、行為記錄
記錄兒童的行為。父母要明確讓兒童知道這類行為是不宜的,并表示自己愿意和他(她)一起克服這個壞習慣。通過一些小的暗示或提醒來告誡兒童,使之逐步減少最終放棄這一不良行為。如在一個小玩偶上做個記號,讓兒童一看到這個記號就可以聯想到父母的提醒,或在小姑娘的辮子上系一個漂亮的絲帶,父母可以通過輕輕地拽這個絲帶來暗示她,等等。
認知治療
這是指通過科學的闡述和簡明的講解來給兒童解釋這一方面的知識。
1、醫生的講解
作為專業人士,醫生會按照兒童的不同年齡段來為他們講解一些基本的生理常識。通過對這些常識的了解,兒童會逐步意識到自己這一習慣是不對的。醫生還可以幫助兒童區尋求一種更好的方法,如唱歌,繪畫,和玩偶玩等,讓他們意識到還有更為健康的方式來來宣泄自己的情緒。
2、父母的態度
性,或者生理學方面的問題,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沒有必要也無法回避它。父母要端正對待“性”這類問題的態度。不要認為兒童問這些問題是一件羞恥或不道德的事情,更不能因為他問了這類問題就去訓斥她。相反,父母需要大方地給予兒童科學的解釋,這些問題一旦說破了,兒童反而沒有羞恥的感覺了。
1、局部刺激:一些因素,如幼兒患有蟯蟲病,濕疹,尿不濕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換,或褲子過小不利于通風透氣,都有可能引起兒童出現該病癥。此外,如果家長過于頻繁地給幼兒清洗身體,也會對兒童的下體造成一定的刺激從而誘發本病征。
2、微量元素的缺乏:例如,兒童缺鐵導致體內兒茶酚胺不能得到正常代謝,缺鈣導致交感神經過于敏感等,都可能是造成兒童出現“夾腿現象”的原因。
3、情感因素:那些家庭氛圍緊張,家庭成員關系不和睦,缺乏父母關愛的兒童,可能通過“夾腿”來尋求一種刺激和心理慰藉。該動作往往是兒童用來發泄緊張,恐懼,煩惱情緒的一種手段。
4、外界影響:幼兒可能因為受到一些不健康的書籍,圖片或視頻的影響,從而做該類動作來尋求某種刺激或快感。
夾腿綜合征并非是無關緊要的一個壞習慣而已,相反的,長期保持這個行為習慣,對兒童的身體健康大為不利。這些不利的后果包括生理和心理2個方面:
生理危害:兒童頻繁的進行該過程,會增加下體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可能性,從而誘發泌尿系統或生殖系統的疾病。
心理危害:兒童頻繁的做這個動作,習慣成自然后,使得兒童的恐懼和自卑心理越發嚴重,長此以往,對其心理健康大為不利。
對于夾腿綜合征,目前尚無絕對杜絕的有效手段,但仍舊可以設法降低其發生頻率。這里簡單舉例說明:
1、睡前適當給兒童做運動,他們疲憊了,上床即可入眠,醒后立即把孩子抱起來。總之,不要讓夾腿綜合征有發作的時間。
2、不給兒童穿過于緊身而不能透氣的褲子。
3、幼兒的下體不衛生,瘙癢難忍,也是造成夾腿綜合征的原因之一。為了保持兒童外生殖器的清潔,家長需要勤給他們清洗下體。但是請注意,盡可能用水沖,避免用手刺激外生殖器,因為這可能會誘使兒童產生手淫的習慣。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