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寶寶身高在醫院的測量方法
1、三歲以下的寶寶,應躺著測身長
(1)醫院有特定的量板測量寶寶的身長。
(2)測量前先脫去孩子的鞋、襪、帽、外衣褲及尿布。讓寶寶仰臥在量板的底板中線上,頭接觸頭板,面向上。
(3)測量者站在寶寶的右側,用左手按直寶寶的雙膝部,使兩下肢伸直、并攏并緊貼量板的底板;右手移動足板,使其緊貼寶寶的足底,讀取身長的刻度。
2、三歲以上的小兒,可站著測身高。
(1)可用身高計或將皮尺釘在墻上進行測量。寶寶直立,背靠身高計的立柱或墻壁,使兩足后跟、臀部、雙肩及頭部均接觸到立柱或墻壁。
(2)兩手垂直于身體兩側,兩膝站直,不能彎曲,足跟并攏,足尖稍分開,兩眼平視正前方,頭不能上仰或俯視。
(3)用一橫木板緊壓頭頂,讀取數值,即為身高。
兩歲寶寶身高在家里的測量方法
1、在家里,如果沒有量板,也可讓小兒躺在桌上或木板床上,在桌面或床沿貼上一軟尺。
2、在寶寶的頭頂和足底分別放上兩塊硬紙板,測量方法和醫院量板的量法一樣,讀取頭板內側至足板內側的長度,即為寶寶的身長。
3、測量身長時需注意足板一定要緊貼寶寶的足底,而不能只量到腳尖處,否則,會使測得的身長大于其實際身長。
兩歲寶寶身高的計算方法
1、足月兒身長平均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約增長25厘米,所以一歲時大約是75厘米。
2、以后每年大約平均增長5厘米,因此2-12歲以后寶寶身長(厘米)=年齡×5+75(厘米)。
3、凡身高超過標準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先天因素
1、身高和遺傳有著很密切的關系,因為身高的生長具有很大的穩定性。
2、一般來講,個子高的父母生的寶寶也是高個,個子矮的父母生的寶寶也是矮個。
3、在相同的社會經濟狀況下,身高的遺傳度為0.75,也就是說,成年人的身高有75%是取決于遺傳的,只有25%才取決于環境。
營養因素
1、營養是貫穿寶寶整個發育過程的,都應該很好的,春天尤其更要注意,因為這是一個比較關鍵的時期。
2、營養均衡,七大營養素,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水,不但要均衡,還要充足。
3、營養成分賴氨酸還有鋅和鈣是最關鍵的。賴氨酸是生長素分泌的重要促進劑,而鋅則是直接參與DNA復制的重要角色,鈣則是骨骼生長發育的主要功能成分,如果缺鈣那么寶寶的骨骼發育就會變形,可能就會長不高。
睡眠因素
1、睡眠的時候生長激素的分泌是很高的,從研究來看,晚上10點到凌晨1、2點鐘,這個時間生長激素分泌量是最高的。
2、可以9點上床,有的寶寶睡早一點,8點半也是允許的,9點也可以,9點半進入睡眠狀態,這應該是比較好的狀態。
3、有些寶寶個子矮可能就是因為分泌的生長素量比較少,主要是晚上沒睡好引起的。
運動因素
1、運動對刺激長高是非常重要的,運動可以使長骨骨骺軟骨細胞增值,還會增加骨鈣的沉積,這是我們需要的,有效的運動應該是最好的方法。
2、運動的時候血液循環是豐富的,生長激素分泌量是高的。
3、如果骨鈣沉積不好的寶寶,1歲左右會走了,這個時候最好的運動就是爬,爬對寶寶腦發育和智力發育非常好。
藥物因素
1、有些寶寶長不高可能是存在一定的生理疾病。
2、如果家長沒有注意可能就會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一般比較常見的影響身高的疾病有腹腔疾病、甲狀腺疾病還有可能是腸胃系統失調,或者是染色體異常等各種疾病,所以家長發現寶寶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3、還有在寶寶生病的時候別亂給孩子吃藥,因為有些藥物可能會有副作用,而阻礙發育,所以在服用藥物的時候要經過醫生的許可。
情緒因素
1、如果寶寶一直處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里,他的身心會非常愉悅;精神愉快有利于促進寶寶生長,從而使寶寶身體的生長潛力得到最大發展。
2、而一個終日郁郁寡歡、生活在沉悶陰郁環境里的寶寶,他將會因為情感得不到滿足和持續的焦慮情緒而影響生長。
3、專家認為,得不到撫愛的寶寶,由于精神壓抑,體內分泌的生長激素會比較少,他們的平均身高可能低于同齡寶寶。
睡眠不足
1、睡眠不足和寶寶身體超重之間似乎存在聯系。比如,睡眠不足會增加“饑餓激素”。
2、而疲勞也是影響體重的重要因素。畢竟,當睡眠不足時,誰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到處活動,把體內的熱量消耗掉。
提升睡眠質量的方法
1、保證每天規律的作息習慣。
2、制訂并嚴格執行就寢和起床時間。
3、臥室環境要安靜、無光、令人情緒放松,既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冷。
4、寶寶的床應該布置得舒適,并且僅僅用來睡覺。
5、寶寶應該活躍,但是,該睡覺時就得睡覺。
6、把電視機、電腦、玩具等從寶寶們的臥室里搬出去,這樣可以讓他們睡得更安穩。
7、睡覺之前要避免讓寶寶過多進食。
曬太陽
1、長個兒與氣候有密切的關系,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形成,而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對骨骼的發育有著重要作用。
2、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或是進行日光浴,對骨骼的發育很有好處。
可推拿
1、寶寶的長高首先需要骨骼健康發育,而骨骼的健康發育取決于腎氣是否旺盛;骨骼的精華在骨髓,而腦為髓海,是骨髓匯集的大海,養腎就能養骨骼,滋養骨髓,最終滋養大腦。
2、捏脊可以激活全身的生長機能,涌泉穴則是腎的井穴,按摩這個穴,就是讓生命的泉水涌出來,滋養全身,命門穴中則藏著真火,可以生發全身的陽氣。
多睡覺
1、應盡量減少對寶寶的睡眠干擾,白天讓寶寶多喝水,增加戶外活動,夜間最好讓寶寶睡整夜覺。
2、寶寶最好在晚上10時之前入睡,以盡快達到深度睡眠狀態。
吃得好
1、長個子就一定要補充維生素D,補充鈣質,如牛奶及奶制品、豆制品、骨頭湯、魚、蝦、芝麻等。
2、同時可以多食雞蛋、魚、蝦、雞肉、牛肉、豆制品、小米、紅豆等。
常鍛煉
1、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寶寶的血液循環,增進食欲、增強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從而提高骨細胞的生長能力。
2、寶寶每天戶外運動1~2小時。在寶寶喜歡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寶寶的年齡及運動發育水平選擇跳躍、摸高、慢跑、跳繩、騎車、籃球、排球、芭蕾、伸展體操、游泳和引體向上等運動。
心情好
1、脾胃好、食欲佳,寶寶的吸收功能自然會好。
2、寶寶吃飯的時候,家長要注意,千萬不能在飯桌上教訓他,這樣易引起寶寶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寶寶積食,減弱消化功能,不利于寶寶營養的吸收。
1、控制過度飲食。
避免食用高能量、高脂肪食物,如巧克力、糖果、黃油、油炸食物、甜點心和甜飲料等。
2、減慢用餐速度。
3、多食含粗纖維的食品。
4、三餐合理分配(早餐1/4、午餐2/4、晚餐1/4),晚餐后不加點心。
5、通常每天總熱卡控制在推薦攝入量減去500千卡范圍內。蛋白質不應低于總熱卡的20%,其中乳類、蛋、魚、蝦、瘦牛肉、豆制品等優質蛋白應占總蛋白的50%以上;適當控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6、另外,水溶性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纖維素是機體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免疫功能和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物質,要注意飲食種類多樣化,不偏食,多吃新鮮的綠葉菜,必要時可添加口服復合維生素制劑等。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