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期間可能會發燒,但寶寶長牙與發燒沒有必然關系。乳牙萌出前幾天寶寶可能會有一些異常的表現,如哭鬧、口涎增多、喜歡咬手指和硬的東西、睡眠不好、食欲減退等表現,有的還有低熱、輕度腹瀉、局部牙齦可能充血、腫大。而吃、咬手指或亂吃東西的行為很容易造成發燒腹瀉等疾病,所以寶寶長牙時要特別注意衛生狀況。
其實,乳牙萌出是每位寶寶成長的過程之一,而長牙時因為一些生理的因素產生發燒癥狀,只要爸媽掌握寶寶發燒的程度輕重,多留意與警覺,發現異常時立即送醫,就能讓寶寶順利度過這個必經的成長過程。
并不是每個寶寶長牙的時候都會發燒。但當寶寶長牙發燒時,爸媽可以先帶寶寶去醫院檢查,看看是否其他炎癥引起的。寶寶體溫低于38.5℃,可以使用物理降溫方法;高于38.5℃可以吃寶寶專用的退燒藥。
1、就醫檢查
建議最好先去醫院給寶寶詳細檢查一下,一般會化驗血常規,看是否有炎癥或因其他原因引起的發燒。
2、注意寶寶飲食衛生
寶寶長牙期間出現發燒的癥狀,很可能是由于寶寶的飲食不夠衛生,啃咬了不干凈的食物造成的。此時就要注意不要讓寶寶什么東西都放到嘴里,尤其是不要讓寶寶吃到不干凈的食物,以免引起寶寶發生細菌感染而發燒。
3、謹慎選擇藥物
如果寶寶長牙時發燒的溫度過高,超過了38.5℃,可以吃寶寶專用退燒藥。排除其他異常情況外,僅因出牙引起的低熱現象。
低于38.5℃時可以物理降溫。用溫水擦拭寶寶四肢,腋下,脖子后面,一定要是溫水不能是涼水,額頭可以用涼水冷敷。爸媽要注意,如果寶寶有手腳發涼、全身發抖、口唇發紫等所謂寒冷反應,則要立即停止。
4、讓寶寶適當多喝水
寶寶在長牙的時候發燒有時候是因為口腔不夠衛生,有害菌過多而引發的感染,所以父母應該注意保持寶寶的口腔清潔。可以讓寶寶適當多喝一些水,既可以保持寶寶口腔的清潔,也可以很好的補充寶寶因為發燒而流失的水分。
5、定時為寶寶測體溫
此時就需要定時測量寶寶的體溫,監控寶寶的體溫變化。如果寶寶的體溫低于38.5℃,通常不需要使用藥物,可以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比如退熱貼,或是溫水毛巾降溫。
6、充足營養增強免疫力
長牙過程中,一定要增強免疫力,最好的方法還是在寶寶的飲食上下功夫。多吃提升免疫力的食物調理體質。只有健全的免疫系統,才能幫助寶寶抵抗致病的細菌和病毒,遠離疾病。多吃天然食品,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蔬菜、水果。
長牙期間寶寶是會有一些異常表現,不同的寶寶表現也不同,總體來說寶寶長牙的癥狀主要有以下九個方面:
1、疼痛:寶寶可能表現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跡象。
2、暴躁:牙齒帶來的不適會讓寶寶脾氣暴躁和愛哭鬧,在出牙前一兩天尤其明顯。
3、臉頰發紅:媽媽可能留意到寶寶的臉頰上出現了紅色的斑點。
4、流口水:出牙時產生的過多唾液會讓寶寶經常流口水。
5、啃、嚼或咬東西:把任何東西放到寶寶嘴巴附近,他可能會出現以上動作。
6、牙齦腫脹:檢查一下寶寶的嘴巴,看看牙齦上是否有點紅腫或腫脹。
7、睡不安穩:寶寶可能會在半夜醒來,并且看起來煩躁不安,盡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穩。
8、體溫升高:出牙能使體溫稍稍升高,所以寶寶可能會覺得比平時熱一點。
9、屁股疼痛:雖然我們還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媽媽已經注意到,寶寶出牙時更容易患上尿布疹,并且可能大便會過稀。
一般的順序是,下牙兩顆,然后上面門牙兩顆,然后門牙兩側兩顆,然后下牙兩側兩顆。當寶寶開始長牙時,爸媽可視寶寶的發育狀況,準備一些半固體食物給寶寶吃。添加固體食物,每次應只嘗試一種新的食物,并且由少量開始,食用3~4天后再逐漸增加量及濃度,添加順序為流質→半流質→半固體→固體。
要讓寶寶擁有一口好牙,就必須從0歲開始幫寶寶養成清潔口腔的好習慣。從寶寶出生后開始喝奶起,最好堅持每次喝完奶都給寶寶清潔口腔,以紗布清洗或給寶寶用清水漱口均可。即便未添加輔食的寶寶對清潔口腔十分抗拒,每天至少也要在晚上入睡前清潔一次。
1、寶寶長牙時
當寶寶正在長牙時,牙床、牙齦和牙肉都非常脆弱,如果又有奶垢或食物殘渣停留在上面,則會讓原本輕微發炎的牙齦狀況更加嚴重。因此,一定要注意正在長牙部位的牙齒清潔,但力道不宜過強,以免弄痛成長中的牙齒。
2、寶寶長牙后
出來的牙齒要使用兒童專用的軟質牙刷來刷,而整個口腔仍可用紗布或毛巾蘸清水來清潔。如果此時寶寶能夠用手握東西,則可以讓寶寶學習刷牙。
3、潔牙方法
(1)必須同時以“牙刷刷牙紗布”清潔口腔。
(2)紗布清潔口腔方法同前。
(3)用牙刷給寶寶刷牙時,方法和大人相同,注意牙齒的每一面都要刷到。
(4)寶寶自己先刷一次,媽媽再給寶寶刷一次,最后檢查是否清潔干凈。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