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出現以下五種表現的時候,父母們可要當心了,此時孩子可能已經不愛學習,需要好好跟孩子進行溝通與交流:
1.抵觸所有跟學習有關的事
這一類主要有三種表現,第一種就是孩子直接明確表示不想要去學校上課,其次就是到了學校,但是聽不去老師講的任何內容,心思并不放在學習上,最后就是沒有理想,求知欲望不強烈,也沒有上進心。
2.注意力不集中
學習時經常會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不感興趣,對于各種因素的抗干擾能力不強,但是舍得花大量的時間在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上,主次不分。
3.對學習感到厭倦,不上心
做家庭作業的時候缺乏主動性,而態度往往也不認真,只是為了交任務。多數時候,還不能離開家長的監督檢查。
4.對學習要求不高
不關注自己的學業成績,當成績較低時,不會感到難過,更不會去總結做的好地方的以及不足的地方。
5.不制定學習計劃,缺乏學習目標
這一類孩子之所以去上學,只是因為父母的期望以及大把的學費,并非發自心底的對于學習的渴望,所以他們在學習時沒有目標和計劃,缺乏明確的學習方向。
當發現孩子不愛學習的時候,家長又該如何應對呢?
1.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方法是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兩大重要因素,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小朋友的學習效果可能就不明顯,進而會打擊他的自信心,對學習感到厭倦。建議各位先跟老師溝通,找到孩子為何不愛學習,繼而針對性地找到方法,為小朋友調整。
2.讓孩子享受學習的成就感
當孩子不斷失敗,無法成功的時候,他就會喪失繼續奮斗的動力。家長這時候就需要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有成就感,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樂趣。一開始,家長可以找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孩子做,當孩子答對的時候,家長要毫不吝惜地夸獎孩子,給孩子一些實質性的獎勵也是不錯的選擇。這以后,便可以漸漸提升問題的難度。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要耐心地陪伴孩子并給予幫助。
3.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
孩子的自我鼓勵可以幫助他時刻充滿學習的動力,而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把握一切適當的時機,暗示孩子他是最棒的,告訴他只要他動手去做,他可以做得比任何一個人都好。還可以引導孩子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以及完成這個目標所需要的時間,當孩子圓滿完成時,家長就可以贊美孩子,并可以給他一些實質性的獎勵。
4.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默默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家長對于孩子的言行舉止要了然于心,然后對癥下藥,根據孩子的舉動,正確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家長要讓孩子完全敞開心扉,與自己進行交流。這樣才能夠對癥下藥,對孩子真正起到指導的作用。
5.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
適當引導孩子參加多種文化活動。學校里單調枯燥的文化學習會逐漸消磨孩子們對于學習的興趣,家長要根據小朋友的興趣引導他參加多種文化活動,一方面可以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孩子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
家長的教育方式既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也可能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讓他徹底放棄學習。那么當孩子不愛學習時,家長應當如何正確對孩子進行教育呢?
1.所謂事出必有因,沒有哪一個孩子生下來就不愛學習,及時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問題所在,并且采取正確的方式對孩子進行引導,這是家長首先要做的。
2.其次,溝通與交流也尤為重要。真正了解孩子們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對癥下藥。
3.最后,鼓勵孩子的同時,也可適當進行懲罰。有的孩子比較喜歡寬松的教育方式,有的孩子則比較受用嚴格的管理方法。鼓勵與懲罰并行,也不失為一種正確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明智之舉。
平衡孩子興趣和學習最關鍵有效的方法,是強化孩子學習興趣。 孩子成績一般或成績不理想,歸根結底都是學習動力問題。 若孩子有很強的學習興趣,就會找到不足,并通過好的學習方法來提高。 這對孩子來說,也是自我興趣的比拼,他們很自然把最大的精力和時間,都投入到他們最感興趣的地方。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