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完全不同于陰道分娩,它是要在小腹部作一條長10厘米的切口,打開腹腔,切開子宮,取出胎兒然后層層縫合。手術傷口很大,創面廣,又和藏有細菌的陰道相通連,所以剖宮是產科最大的手術,有很多并發癥和后遺癥,產科醫生在非不得已的情況下施行此項手術。其常見的并發癥有發熱、子宮出血、尿潴留、腸粘連;最嚴重的并發癥有肺栓塞、羊水栓塞,可導致猝死;遠期后遺癥有慢性輸卵管炎及由此導致的宮外孕,另有子宮內膜異位癥等。這些并發癥的預防,一方面靠醫生,另一方面需要病人的配合。所以術后加強自我保健,對于順利康復是很重要的。首先是對上述并發癥應有所了解,知道其嚴重性,才能重視預防措施。
(一)堅持補液
防止血液濃縮、血栓形成,孕婦在產期內消耗多、進食少,血液濃縮,加之孕期血液呈高凝狀,故易形成血栓,誘發肺栓塞,導致猝死。故術后3天常輸液,補足水分,糾正脫水狀態。此外,術后6小時內禁飲禁食,6小時后可進食些溫開水、小米汁、蒸雞蛋等流質。術后第2天經過床上翻身運動后多可正常排氣,在排氣前可食用粥、鯽魚湯,雞湯、全湯等流質,但忌食奶類、甜食。排氣后可食用面條、混沌等半流食。術后第三天,拔出尿管后病人可下床活動,可食用普通飲食。所輸液體中有葡萄糖、抗生素,可防止感染、發熱,促進傷口愈合,切不可因怕痛、厭煩而拒絕或要求減量。
(二)盡量采用上肢靜脈輸液
由于所補液體中的葡萄糖和某些藥物可刺激靜脈壁誘發血栓形成,下肢靜脈一旦損傷、發炎更容易促使血栓形成,故產后補液都采用上肢。產婦不能為了方便而要求在下肢輸液。
(三)及早活動
麻醉消失后,上下肢肌肉可做些收放動作,術手6小時就可起床活動。這可促進血液流動,防止血栓形成;促進腸段活動,可防腸粘連。
(四)注意陰道出血
剖宮產子宮出血較多,家屬應不時看一下陰道出血量,如超過月經量,要通知醫生,及時采取止血措施。
(五)防腹部傷口裂開
咳嗽、惡心、嘔吐時應壓住傷口兩側,防止縫線斷裂。
(六)及時排尿
留置導尿管一般手術后第2天補液結束后撥除,拔除后3~4小時應及時排尿。臥床解不出時,應起床去廁所;再不行,應告知醫生,直至能暢通排尿為止。
(七)注意體溫
停用抗生素后可能出現低熱,這常是生殖道炎癥的早期表現。如超過37.4攝氏度,則不宜強行出院;無低熱出院者,回家1周內,最好每天下午測體溫一次,以便及早發現低熱,及時處理。
(八)當心晚期產后出血
剖宮產者子宮有傷口,較易造成致死性大出血,產后晚期出血亦較多見,回家后如惡露明顯增多,如月經樣,應及時就醫,特別是家住農村交通不便者更宜早些。最好直接去原分娩醫院診治,因其對產婦情況較了解,處理方便。
(九)及時采取避孕措施
房事一般于產后42天、惡露完全干凈后3天開始。初期宜用避孕套,產后3個月去原手術醫院放環。做人工流產時,特別危險。
(十)注意經陰傷口疼痛
當傷口部位的子宮內摸異位癥時,經期傷口持續脹痛,且一月比一月嚴重,稍后自可出現硬塊。一旦出現此類癥狀,應及時去原醫院就診。
剖宮產結束后,產婦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放下了,面對著剛出生的寶寶,母愛油然而生,產婦們攀上了人生的又一個階梯--為人母。
產后當天
剖宮產當天產婦回到病房后一定注意好好休息,因為這畢竟是一次大的手術經歷。這時會有導尿管的刺激、吸氧管的不適、心電監護的袖帶纏繞,后背還有鎮痛泵。孩子出生后給了媽媽極大的吸引力,媽媽會不斷地關注孩子,提醒媽媽們在這時除了需要喂奶時喂孩子外,其他時間一定要閉目休息,以盡快恢復體力。產后還要多翻身,促進盡早排氣,也要盡早進食,以補充手術造成的體能損失。
產后第2天
產后第2天拔除導尿管后,要盡快活動,可以先坐起,再在床邊活動,再下地活動。千萬不要一動不動地臥床,這樣會影響下肢血液循環,發生下肢深部靜脈炎。當鎮痛泵取走后,傷口會有疼痛的感覺,孩子吮吸RF時會有zg收縮疼痛,這些疼痛對于沒有經歷產程的剖宮產產婦來說就覺得很疼了,一定要咬咬牙挺過來。孩子吃奶時的宮縮疼就像是平時來月經時的輕微痛經一樣,是可以忍受的,只有這樣的收縮才促使zg由一個如皮球大的球形器官縮小成孕前的大小。產后會有褥汗,這是孕期體內貯存的水分在產后以褥汗的方式排出體外,不要以為是體虛出的虛汗。每天都要換衣服,以保證身體清潔。護士會幫助產婦進行外陰清洗,保持外陰清潔。產后前兩天還需要輸液,以補充術中的損失和手術后不能盡快進食所造成的能量不足;醫生還會給予產婦抗生素,以預防感染。
產后第3天
第3天產婦基本就適應了宮縮的疼痛,這時醫生會給傷口換藥,可能會有小的不適。醫生會查看傷口有無滲血,有無紅腫發炎,了解傷口愈合情況。最重要的是這時開始漲奶(一般產后24~48小時就開始漲奶),需要產婦咬牙挺過這一關,可通過RF按摩疏通乳管,以保證孩子有充足的母乳可吃。一般產后第3天就可以在溫暖的屋子里洗洗頭,擦擦身子,并將頭發用熱風吹干。一周時可以在溫暖的浴室里洗洗澡,但要注意保護好傷口。產后每天要刷牙,保護好牙齒。
傷口復原
說到剖宮產的傷口,現在各醫院已經普遍采取下腹橫切口,同時使用可吸收線埋藏縫合,或使用皮膚拉鏈、皮膚凝膠黏合等方法,盡量讓產婦的腹部皮膚損傷小、瘢痕小。腹部傷口一般7天就愈合了,皮膚中的可吸收線在90天時就完全看不見了。由于下腹橫切口切斷了下腹部的皮神經,因此下腹部切口周圍皮膚在幾年之內都沒有什么感覺,木木的,這是因為神經的恢復是很慢的。下腹部的切口在術后的一年半之內都會是一種慢性炎癥的過程,表現為粉紅的一條,并隆起于皮膚,大約一年半之后就會變成白色的平坦的瘢痕了。有些醫生技術很好,且產婦皮膚不是瘢痕體質,切口幾乎看不出來;如果產婦屬瘢痕體質,就會出現粗粗的一條棱。現在產后康復技術很發達,瘢痕體質的產婦可以盡早做皮膚護理,消除瘢痕。
1、術后加強自我保健,對于順利康復是很重要的。
2、術后三天內配合輸液,以補足水分,糾正脫水狀態。術后六小時可進食些燉蛋、蛋花湯、藕粉等流質食物。術后第二天可吃粥、鯽魚湯等半流質食物。
3、及早活動,是防止腸粘連、血栓形成、猝死的重要措施。麻醉消失后,上下肢肌肉可做些收放動作,術后六小時就可起床活動。
4、剖腹產時,子宮出血較多,應注意陰道出血量,如發現超過月經量,及時通知醫生。
5、咳嗽、惡心、嘔吐時,應壓住傷口兩側,防止縫線斷裂。
6、一般于手術后第二天補液結束即可拔除留置導尿管,拔除后3~4小時應及時排尿。臥床解不 出,應起床去廁所,再不行,應告訴醫生,直至能暢通排尿為止。
7、體溫如超過37.4℃,則不宜強行出院。回家一周內,最好每天下午測體溫一次,以便及早發現低熱,及時處理。
8、當心晚期產后出血:回家后如惡露明顯增多,如月經樣,應及時就醫,特別是家住農村交通不便者更宜早些。最好直接去原分娩醫院診治。
9、及時采取避孕措施:房事一般于產后42天、惡露完全干凈后開始。初期宜用避孕套,產后3個月應去原手術醫院放環。因為如果一旦受孕做人工流產,會特別危險。
10、注意經期傷口疼痛:傷口部位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時有所見,表現為經期傷口處持續脹痛,且一月比一月嚴重,后期可出現硬塊。一旦出現此類癥狀,應及早去醫院就診。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