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國家制定了母嬰法,對產婦的產后休養時間規定為56天。而且現代醫學書本也規定:女性產后需要各方面調整恢復的時間為42—56天,此時以休息為主,尤其是剛生完孩子后的15天內須得臥床調養。
1.保溫忌寒
產婦分娩后,毛孔和骨縫張開,容易感冒、感染風寒。所以,產婦要注意保護關節,避免冷風直吹。洗澡洗頭后,要及時用干毛巾擦干,洗澡時也不宜泡太久。
2.進補得當
女性產后身體一般都比較虛弱,需要補充營養。建議飲食方面要咨詢醫生,根據個人體質進食。如果一些產婦擔心早產寶寶缺鈣,可以適當吃一些鈣片。
3.堅持母乳喂養
不管是產前還是產后,女性乳房的保養很重要。媽媽自身的奶水比任何食品都更有含金量,包括了寶寶必需的營養要素,幫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4.產后衛生很重要
產婦分娩后會排惡露,這時需要清潔外陰防止陰道發炎。專家建議,產后沒必要天天都清洗外陰,每周兩次即可,清洗液最好是中藥植物配方,這樣更安全。
5.高齡產婦要謹慎
高齡女性在孕期患病概率大,容易出現妊娠性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一旦發現要及時治療,否則可能終身患病。
1.避免勞累
產后女性生理上會出現各種變化,許多部位包括子宮、陰道等方面都會和懷孕時不同,并逐步恢復到孕前狀態。有勞有逸的休養,不但有助于將惡露慢慢排出,同時也可以鍛煉體格,恢復好身材,但要注意運動適度。剛生完孩子,產婦會有虛弱、乏力的感覺,這段時間要避免長時間的站或者坐,要多在床上休息,起床的時間最好不超過30分鐘,待日后體力慢慢恢復就可以往后推延一些,最好還是控制在1-2小時,否則后期會導致關節酸痛。
2.保持清潔
產后女性一定要保持生理衛生,勤洗頭發和身體,避免細菌感染。這個時期,產婦需要排出大量惡露,因此要保持陰道清爽防止發炎。此外,嬰兒也同樣要注意身體的清潔。需要提醒各位的是,洗澡水水溫不宜太高,洗完頭后要及時擦干。
3.規劃飲食
在飲食方面,要根據新媽媽的體質科學安排。這個時期的產婦飲食,以溫熱性食物進補為主,根據產婦體質做合理調配。產婦如果碰上感冒、發燒等情況,飲食也要改變。產褥期進補要咨詢醫師,根據體質和狀況調整。
4.注意溫度、濕度
解放前條件有限,很多農村女性到了中年以后或者是下雨天,都會出現膝蓋疼、腰疼的情況,這和產褥期調養未能注意溫度、濕度有關系。隨著現代條件的提高,產婦發生這種情形的概率降低了。較為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分別是:室內溫度為25—26攝氏度,濕度為50%—60%。建議新媽媽盡量穿長袖長褲,保證關節覆蓋,避免受到風吹、寒濕的入侵。
1、產后忌用內置棉條
產后兩至六周內會有陰道出血,即民間所說的惡露。初起時鮮紅分泌物很多,過了幾天就會減少,并逐漸變為帶有褐色。這種分泌物常持續到產后第1次月經來潮。產婦要使用衛生護墊吸收流出的分泌物,并注意清洗外陰,不要用內置棉條,以免引起感染。
2、大小便有講究
產婦在分娩后,如果想大便時應立即去排便,不要忍著也不要太用力。排便時,用一塊清潔的衛生墊敷壓在有縫線的部位。產后第1天排出小便較多是正常的,起初排尿時會感到傷口疼痛,如果局部有縫線,應用溫熱的水做局部沖洗,這樣在尿液排出時,皮膚就不會有刺痛感了。
3、早期活動有利康復
早期下床活動對產婦非常有利,正常分娩的產婦一般臥床休息6--8小時后即可坐起。起床動作不要過猛,分娩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動。如果產婦有合并癥或剖腹產,可推遲2--3天下床。醫生指出,早期活動有利于惡露的排出及子宮的恢復,減少產褥病率;長期臥床可因子宮體積較大而易發生子宮后移位。另外,產褥期間盆底組織松弛尚未完全恢復,應避免從事重體力勞動,防止子宮脫垂。
1、上呼吸道感染:產婦由于分娩過度疲勞,抵抗力下降,或產后著涼、感冒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除發熱外,常伴有鼻塞、咽喉腫痛、咳嗽或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者也可發生肺炎,應予相應治療。
2、產褥中暑發熱:多發生在夏季酷暑時節。由于氣溫高,室內又不通風,體內的熱散發不出去,而表現為顏面及周身潮紅、高熱、無汗、皮膚干燥、身上長滿痱子,重者發生昏迷。治療可立即室內通風,地上灑涼水及采取一些降溫措施,如用濕毛巾或酒精擦浴,輕者體溫很快即可下降,并感到舒服,病謂較重或已出現昏迷時,應一邊治療,一邊送往醫院搶救。
3、乳腺炎:產褥期如果處理不當,常易發生乳腺炎。急性乳腺炎多發生在產后2-6周左右。常常引起產婦發熱,重者伴有寒戰;患側乳房表現為局限性紅、腫、熱、痛,并有硬結,觸痛明顯;血象白細胞數增多,以中性粒細胞為主。早期用青霉素治療,炎癥即可消退,體溫也隨之下降。
4、產褥期間可發生的疾病包括泌尿系統感染:也有發熱,有時伴有發冷,同時還有尿頻、尿急及腰痛等癥狀,根據所出現的癥狀及尿化驗檢查,即可做出診斷,經過合理治療及臥床休息,3-5天后體溫即可降至正常,尿內改變消失。
1.做菜要淡
有些女性在分娩后的幾天只吃很淡的菜或不放鹽的菜,認為吃鹽傷胃,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在坐月子期間女性本身出汗比較多,體內丟失了大量的鹽分,極易缺水,不吃鹽更加會脫水。因此,攝取適量的鹽是有好處的。
2.長久看書或上網
一般人長時間看書眼睛都會疲勞,女性產后長久看書、上網眼睛更易酸脹疲倦。因此不能提前看書或者上網,而且即使要看也要控制好時間。
3.長時間喝紅糖水
產婦喝紅糖水能通暢血脈、消散瘀滯,對于剛生產的女性來講,還可以借助紅糖水將惡露從身體排出。但是在產后10天后,人體自動排出的惡露量逐漸變少。這個時候建議女性不要長期飲用紅糖水,否則讓惡露中的血量飆升,極易造成失血甚至貧血。一般來說,紅糖水喝7-10天就行。
4.每天吃大量雞蛋
雞蛋的蛋白質充足,但是新媽媽能夠吸收的營養有限,量太多還會給腸胃造成壓力,甚至影響到其他食物的攝取。這會使產婦難以合理吸收營養,對產奶不利,會干擾身體恢復。一般來說,產褥期女性每天3—4個為宜。
5.專喝湯不吃肉
湯中的營養容易被人體吸收,而且湯也好消化。但是燉湯的肉里面也含有很多營養,不是全部的營養都在湯里,肉也是要吃的。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