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組成包括絨毛膜、羊膜、卵黃囊、尿囊和臍帶。
羊膜與絨毛膜:胚胎體褶形成時,胚盤周圍的胚外外胚層和胚外體壁中胚層,向胚體上方褶起,最后在胚體背側 會合形成羊膜,內包胎兒,外層為絨毛膜。
卵黃囊:由于體褶的形成,原腸便縊縮成兩部分,即胚內的原腸和胚外的卵黃囊,卵黃囊以后逐漸縮小而退化。
尿囊尿囊:由后腸末端腹側向外突出的盲囊發育而成,逐漸擴展至胚外體腔并包圍羊膜,以后尿囊外壁與絨毛膜緊貼形成尿囊絨毛膜,與子宮內膜緊密聯系,便構成胎盤的基礎,胎兒出生后,尿囊柄封閉形成膀胱韌帶。
臍帶:臍帶是連接胚胎臍部與胎盤間的條索狀結構。臍帶外被羊膜,內含卵黃囊蒂、尿囊、臍動脈和臍靜脈。兩條臍動脈將胚胎血液運送到胎盤絨毛內,絨毛毛細血管內的胎兒血與絨毛間隙內的母血進行物質交換,一條臍靜脈將胎盤絨毛匯集的血液送回胎兒。足月胎兒臍帶大約與胎兒等長,約40 —60cm,粗約1.5—2.0cm,平均長度為55cm。長度在100cm以上的臍帶約占1%。有文獻報道,最長臍帶達300cm。臍帶長度與羊水多少和胎兒在羊水中的活動有關,胎兒活動多的,臍帶一般較長。臍帶是胚胎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通道和唯一橋梁。臍帶血將豐富的氧氣和養料輸送到胎兒體內,將代謝廢物和二氧化碳送到胎盤,滲入母血排出體外。如果臍帶長度短于或等于30cm,稱為臍帶過短,其發生率約為1%。臍帶過短可造成分娩困難,或引起胎盤早期剝離,或臍帶血管斷裂等,造成出血過多,后果嚴重。如果臍帶長度等于或超過70cm,則為臍帶過長。臍帶過長容易纏繞胎兒頸部或肢體。臍帶繞頸發生率約為17%。繞頸最多可達8圈,可致局部發育不良,嚴重者可導致新生兒窒息或死亡。
胎膜破裂是導致早產和新生兒并發癥的重要原因之一,胎兒往往需送至NICU(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接受監護。PROM的誤診會導致產科不能及早的采取措施,并可引發感染,提前分娩,胎兒危難,臍帶下垂和胎盤剝落等危險狀況。
胎膜早破是指在臨產前胎膜自然破裂。孕齡小于37孕周的胎膜早破又稱為早產(未足月)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圍生期最常見的并發癥,可導致早產率升高,圍生兒病死率增加,宮內感染率及產褥感染率均升高。
導致胎膜早破的原因很多,往往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包括:
1.感染:感染和胎膜早破互為因果關系,而且感染是胎膜早破的最重要原因。
2.胎膜發育不良原因很多,除胎膜本身因素外,孕早期孕婦維生素C缺乏、銅缺乏和孕婦吸煙等因素與胎膜發育不良有關,使得胎膜抗張能力下降。
3.子宮頸功能不全子宮頸功能不全主要表現在宮頸內口松弛,前羊水囊易于嵌入宮頸內使得該處羊水囊受壓不均,且接近陰道易于感染,從而造成胎膜破裂。
4.宮腔內壓力異常宮腔內壓力不均常見于頭盆不稱和胎位異常;宮腔內壓力過大常見于雙胎妊娠,羊水過多,劇烈咳嗽和排便困難等。
5.創傷和機械性刺激主要分為醫源性和非醫源性兩類。非醫源性常見的為妊娠晚期的性交活動;醫源性的包括羊膜腔穿刺,反復陰道檢查和剝膜引產等。
腹壓增加時,如咳嗽、打噴啑、負重等羊水即流出,肛診將胎先露部上推時見到流液量增多,則可明確診斷。
1.陰道液酸堿度檢查 平時陰道液pH值為4.5~5.5,羊水pH值為7.0~7.5,尿液為5.5~6.5。以硝秦紙(nitrazine paper)測試,陰道液偏堿性,pH值≥7.0時,視為陽性,傾向于羊水,胎膜早破的可能性極大。
2.陰道液涂片檢查 檢查液干燥片檢查有羊齒狀結晶出現為羊水。涂片用0.5‰美藍染色可見淡黃色或不著色胎兒皮膚上皮及毳毛;用蘇丹Ⅲ染色見桔黃色脂肪小粒,用0.5%硫酸尼羅藍染色可見村黃色胎兒上皮細胞,結果比用試紙測定pH值可靠,可確定為羊水。
3.羊膜鏡檢查 可以直視胎先露部,看不到前羊膜囊,即可確診。
1. 在檢測ROM/PROM/PPROM方面,比其他當前主流采用的方法更準確、更及時。
2. 在檢測亞臨床ROM(無癥狀ROM)方面,比其他當前主流采用的方法更準確、更及時。
3. 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準確性超過99%。
4. 可以替代羊水染色注射(羊水穿刺染色)方法診斷亞臨床ROM。
5. 只需一個檢測方法,就可滿足整個孕周所有ROM的診斷需求。
6. 不會受到尿液、精液、少量出血(血點)等污染物的影響。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