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菌 不同地區病原菌有所不同,我國仍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桿菌為主。近年來,條件致病菌和厭氧菌、真菌感染有增多趨勢。
2.感染途徑 新生兒敗血癥可發生在出生前、出生時和出生后。宮內主要是通過胎盤傳播感染;分娩過程中由產道細菌感染引起;生后感染最常見,細菌可侵入皮膚、黏膜,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臍部是最易受感染的部位。新生兒產時有呼吸抑制而經過復蘇干預、羊膜破水時間過長(>24h),母親有產時感染或發熱。
3.自身因素 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均不完善,IgM、IgA缺乏,對病變局限能力差,細菌進入體內易使感染擴散而致敗血癥。男嬰和低出身體重兒等相對容易獲得感染,隨出生體重的下降而發病率與病死率增高。
新生兒敗血癥引起炎性反應的主要機制是由兩方面因素造成的結果。其一是由于細菌毒素對全身各系統,尤其是受累臟器的直接作用,主要是毒素對相關臟器、細胞的損害;
另一方面是由各種炎性介質和細胞因子引起炎性反應和多臟器功能損害;包括腫瘤壞死因子、降鈣元素、活化補體、血小板活化因子以及多種白細胞介素。在成熟新生兒尤其在重癥感染的新生兒中,炎性介質與細胞因子已成為引起SIRS與MODS的主要病因機制。
另一方面,早產兒、低體重兒與未成熟兒的炎性反應功能不健全,尤其是與炎性反應有關的免疫細胞功能不全,包括中性粒細胞趨化、集聚過程中的所需的一些黏附分子如選擇素功能不全也可成為感染擴散和預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1.體溫改變 多數足月兒表現為發熱;而早產兒與未成熟兒則主要表現為體溫不升,少數新生兒可出現體溫不穩定。
2.黃疸 表現黃疸過重、消退延遲或在消退后再出現,以及黃疸原因無法解釋。
3.肝脾腫大 由于炎癥反應與臟器的受累而先后出現。
4.激惹與四肢肌張力改變 部分新生兒可出現興奮-激惹癥狀,也有部分早產兒可表現四肢肌張力減退。綜合文獻報告新生兒敗血癥各種癥狀的發生頻率見表1。
由于新生兒敗血癥臨床表現具有非特異性的性質,因此對新生兒在出現任何非特異疾病征象時,特別在有多系統受累征象或有心血管-呼吸系統的多種征象時,應考慮此病。
(1)宮內感染:媽媽在孕期有感染(如敗血癥等)時,細菌可經胎盤血行感染胎兒。
(2)產時感染:產程延長、難產、胎膜早破時,細菌可由產道上行進入羊膜腔,胎兒可因吸入或吞下污染的羊水而患肺炎、胃腸炎、中耳炎等,進一部發展成為敗血癥。也可因消毒不嚴、助產不當、復蘇損傷等使細菌直接從皮膚、粘膜破損處進入血中。
(3)產后感染:最常見,細菌可從皮膚、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途徑侵入血循環,臍部是細菌最易侵入的門戶。
1、病因治療:及時選用適當的抗菌藥物是治療的關鍵。根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選用有殺菌作用的抗生素。如G+菌選用青霉素類,產酶菌株選用新青霉素類或第一代頭孢菌素、林可霉素等;G-菌選用氨芐青霉素、核糖霉素或第2、3代頭孢菌素。在病菌不明確時可選用抗菌譜較寬的藥物。重癥感染可聯合用藥,但應注意由此引起的菌群紊亂及二重感染。為盡快達到有效血藥濃度應采用靜脈途徑給藥。療程視血培養結果、療效、有無并癥而異,一般7-14天,有并發癥者應治療3周以上。
2、及病灶清除:局部有臍炎、皮膚化膿灶、口腔粘膜潰爛等應作相應處理,切斷感染源。
3、免疫治療:可直接補充新生兒血中的各種免疫因子及抗體,增強免疫功能,促進疾病恢復。方法包括多次小量輸入新鮮全血或血漿,換血療法,粒細胞輸注,以及免疫球蛋白、免疫核糖核酸治療等。
4、支持療法:臥床休息,加強營養,補充適量維生素,保證熱卡供應。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必要時給予輸血、血漿、白蛋白和丙種球蛋白。高熱時可給予物理降溫。
5、對癥治療:采用物理方法使患兒保持正常體溫。發紺時可吸氧。有循環障礙者應補充血容量并用血管活性藥物。煩躁、驚厥可用鎮靜止驚藥。有腦水腫時應用脫水劑。
1.做好圍生期保健 對孕婦定期作產前檢查,分娩過程中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對胎膜早破、宮內窒息或產程過長的新生兒應進行預防性治療。對有感染與發熱的母親應用廣譜、通過胎盤屏障的抗生素。對有窒息的新生兒的復蘇盡量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
2.對高危兒加強監測 可能發生敗血癥的高危新生兒應嚴密監測。注意觀察新生兒面色、吮奶、精神狀況及體溫變化。
3.做好皮膚、黏膜護理 應特別注意保持口腔、皮膚、黏膜、臍部的清潔,避免感染或損傷。不要挑“馬牙”,割“口腔脂肪墊”,不要用粗糙不潔的布巾擦洗新生兒口腔,以免損傷口腔黏膜。如有感染性病灶,應及時處理,并應用適量抗生素預防感染。
積極控制孕婦的各種感染性疾病。
分娩中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重視新生兒護理,保護臍部、皮膚、黏膜。
不要挑“馬牙”和割“螳螂嘴”,若有各種感染病灶均應及時治療。新生兒居住處應經常消毒,不要與患呼吸道感染的人接觸,避免感染。
同時應提倡母乳喂養,因母乳中特別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抗體,能減少因腸道感染而導致的敗血癥。
1.化膿性腦膜炎 新生兒敗血癥最易并發化膿性腦膜炎,有時神經系統癥狀并不明顯,但已并發此癥。因此要提高警惕,及早作腦脊液檢查。
2.肺炎或肺膿腫 其次易發生肺炎或肺膿腫,出現呼吸系統癥狀。
3.遷移性病灶 如蜂窩組織炎、骨髓炎,腎盂腎炎也偶可發生。
4.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感染擴散的嚴重結果往往為MODS。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