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飲食護理:腦癱患兒由于身體缺陷,體質較弱,容易感染疾病而影響功能的康復,因此合理的飲食有助于身體的還原。在日常生活中,腦癱的飲食要以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面食、饅頭、粥、粉為主食,過多雜食會影響食欲,造成營養障礙。腦癱患兒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肥肉,蔬菜和水果含有維生素和纖維,能保持大便通暢。
2、語言鍛煉:腦癱患兒的家屬要鼓勵患兒說話,應多表揚鼓勵患兒發聲的積極性,幫助患兒樹立說話的信心;當患兒發聲時要立即回應多啟發他表達想說的話,千萬不要批評和指責患兒。還應該盡量增加說話和活動的量,父母不要因為與患兒說話得不到回應就喪失信心,應利用各種機會跟患兒說話;做游戲時與患兒一起已經進行呼吸和發聲訓練,寓教于樂引起患兒對訓練的興趣。
3、日常護理:腦癱患兒因發育遲緩,各種動作的發育均遲于同期的健康小兒,行動不便。故應有專人守護。注意安全,以免造成意外傷害。室內保持空氣新鮮,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溫度適宜。定期用紫外線照射消毒,地面經常用消毒液拖檫,保證腦癱患兒室內的清潔衛生。
新生兒腦癱的原因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是產前原因,二是產時原因,最后就是產后原因。
1、產前因素包括父母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造成的影響,或者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綜合癥以及過多服用避孕藥等都是產前腦癱的發病原因。
2、在生產時也有很大可能造成嬰兒腦癱發病,嬰兒在出生的時候如果大腦受到創傷,或者在分娩的時候大腦缺氧,或者生產時女性在高孕次或者有過死胎史,流產史以及宮內感染的情況,都是造成腦癱發病的原因。
3、在產后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會導致小兒腦癱發病,比如小兒黃疸病等都會造成腦癱發病。所以預防腦癱夫妻要注意婚檢,排出不良因素的潛在危害,在孕前也要進行相關的檢查,排除可能造成腦癱的疾病,保證安全的孕育。
1、吃奶異常
正常的寶寶饑餓時吃奶很香,喂飽后會有少量吐奶。這時豎著抱寶寶,拍打寶寶的背部,聽到寶寶打嗝后即可停止拍打,這樣可以減少寶寶吐奶的次數和吐奶量。而腦癱的寶寶由于吞咽不協調,即使很餓也比較難喂,不容易吃進去,特別愛吐奶,吃一回吐一回,而且是“嘩”一下吐很多。
2、愛哭鬧,身體常打挺
正常的寶寶哭鬧時,可能是餓了,也可能是尿了或拉了感到不舒服,這時給寶寶喂奶或換尿布后寶寶就不哭了。而肌張力高的腦癱寶寶,常常出現身體打挺的現象,胳膊、腿伸得直直的、感覺很僵硬;由于背部肌張力高,放在床上背部疼痛,非常愛哭鬧,哭鬧的同時扭動身體可能翻身。正常的寶寶三個月才會翻身,而剛滿月的寶寶就會翻身的話,一定要盡快查一查。
3、身體太軟
寶寶腦癱也可能會出現肌張力低而身體特別軟,精神不好、不哭。正常寶寶一般3個小時或者更長一點時間吃一次奶,但是腦癱的寶寶一天到晚地睡,該吃的時候也不醒,吃得也很少。正常寶寶40天以后可以逗笑,而腦癱的寶寶40天以后也逗不笑。
4、易受驚嚇
正常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聽到噪音易受驚嚇,兩周后補充魚肝油或維生素A、D促進鈣質吸收、經常曬曬太陽就可以糾正。而對于腦癱患兒來說,補充魚肝油、補鈣則不易糾正驚嚇,而且會經常出現肢體抖動的現象。
1、心理療法。小兒的年齡比較小,但是同時也是可以進行心理治療的。患兒多有情緒障礙,行為異常,認知損害。針對腦癱患兒的心理障礙,在綜合治療中尊重患者,認真傾聽和理解、安慰、鼓勵患兒,在矯治肢體功能障礙的同時,激發患兒的積極參與性,提高治療訓練效果也是腦癱治療方法,改善患兒心理狀態的健康教育,積極與患兒交流,逐漸克服患兒的偏執,依賴心理,建立獨立、自信、堅強、向上的信心,培養其自理能力,使其適應社會。
2、理學療法:腦癱患兒進行理療,如電針、肌興奮治療儀、水療、冷熱敷等。主要目的是調節功能,緩解固縮,刺激低下的肌張力,促進循環,維持和擴大關節活動度,增加肌力,從而改善平衡和步態。
3、使用矯形器具:在腦癱患兒的訓練中,支具的應用很重要,如年幼的固縮性腦癱患兒,因其下肢小腿后側肌群痙攣,使足后跟不能落地、踝關節不穩定、扁平足也較多見,可使用足踝矯形支具。
4、運動療法:據固縮性腦癱的臨床分型不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包括粗大運動精細運動、平衡能力和協調性的訓練。服困難的信心,使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態,為將來回歸社會打好基礎。
腦癱是患兒出生前或出生后大腦受到非進行性外傷導致的以運動或姿勢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綜合征,目前中國約有500萬以上腦癱患兒,發病率在我國約占千分之三,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痙攣性腦癱,通常表現為手足顫動、關節不靈活、走路不穩、呈機器人步態。腦癱一般沒有明顯表現,但如果父母注意觀察,有些跡象還是可早期發現的。正常新生兒出生后即有與人互動的能力,會追隨大人說話或微笑,會用哭叫喚起大人的注意,觸覺很靈敏,而腦癱兒反應性很差,動作明顯減少,就連吸吮能力都很差,經常出現嗆奶,同時肌張力及姿勢異常,如大腿外展困難,膝部屈曲不易伸直,兩腿交叉呈剪刀狀,肘腕關節屈曲及手經常握拳而拇指內收。有的孩子出現智力發育落后等表現,不能達到相應月齡孩子具備的能力。
專家提醒,盡管腦癱是一種終身性殘疾,但腦癱患兒經過科學、有效的康復訓練后,病情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改善。父母平時應密切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一旦發現有異常,千萬不要拖延,一定要抓緊治療和訓練。6個月以前是腦癱兒治療的關鍵期,嬰兒早期腦組織處于生長發育旺盛時期,此時進行早期干預,效果顯著,治療后運動障礙較易恢復。
1、首先是孩子出生前:
(1)孕婦要積極進行早期產前檢查,做好圍產期保健,防止胎兒發生先天性疾病;
(2)應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煙、飲酒,不能濫用麻醉劑、鎮靜劑等藥物;
(3)預防流感、風疹等病毒感染,不接觸貓、狗等;
2、胎兒出生時,即分娩過程中。因分娩引起的胎兒窒息和顱內出血是造成小兒腦癱的一個重要原因。應預防早產、難產。醫護人員應認真細致地處理好分娩的各個環節,做好難產胎兒的各項處理。
3、胎兒出生后一個月內要加強護理、合理喂養,預防顱內感染、腦外傷等。
4、有下列情況的孕婦應盡早做產前檢查:
(1)大齡孕婦(35歲以上)或男方50歲以上;
(2)近親結婚。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