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產婦分娩過程應注意保暖,免受風寒,使產婦保持安定情緒,避免過度情緒刺激。
②分娩后在產房或手術室觀察1—2小時,送回病房仍須嚴密觀察全身情況及宮縮情況。定期輕揉子宮,推出宮腔積血。鼓勵產婦早解小便。
③發現產婦出血量多,有休克先兆癥狀,應立即采取頭低足高位,給氧,迅速尋找出血原因,采取相應急救措施。
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產道損傷、剖宮產術后出血、產婦凝血功能障礙以及有關的全身疾病和產科并發癥,這些致病原因常互相影響,互為因果,其中子宮收縮乏力居首位。以上種種原因,凡影響子宮肌纖維強烈收縮,干擾肌纖維之間血管壓迫閉塞和導致凝血功能障礙的因素均可引起產后出血。短期內大量出血可導致休克、產后感染,并可繼發腎功能衰竭或垂體功能減退,在我國是造成產婦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產時產后短時間內大出血,出血特多,色淡質稀,伴神疲氣短,面色蒼白,甚則突然頭暈目眩,心悸煩悶,漸至不知人事,眼閉口開,手撒肢涼,冷汗淋漓,舌淡無苔,脈微欲絕或浮大而虛。失血過多,血不養心,心神失寧,故心悸煩悶,甚則不知人事。氣虛不攝,營陰外泄,則冷汗淋漓。氣虛攝血無力,故出血特多,色淡質稀。
①氣虛出血,補氣固攝;
②素體血虛,養血歸脾;
③沖任不調,補腎固沖;
④表虛衛弱,固表充衛;
⑤驚悸傷心,養心安神;
⑥陰虛肝旺,平肝熄風;
⑦肝脾不和,解郁條達;
⑧產后留瘀,逐瘀止血;
⑨寒凝血滯,溫經通絡;
⑩熱迫下血,清熱涼血。
①加強產前檢查,做好孕期保健。妊娠期間對可能發生產后出血的疾病及時治療,或住院待產,作好防治產后出血的準備。
②正確處理好分娩3個產程,防止滯產,勿過早揉捏子宮或牽拉臍帶。有產后出血傾向者,在胎盤娩出后,應常規給予宮縮劑,并仔細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整及有無殘留。
③手術切口和軟產道裂傷,應即按解剖層次縫合和修補。
④整個產程中,產婦出血量多伴有神志異常者,應立即進行有關檢查和監測,并采取相應搶救措施。
⑤產褥期禁止性生活。
治愈:產后大出血控制,厥脫糾正
顯效:產后大出血量明顯減少,厥脫明顯改善
有效:產后大出血有所減少,厥脫稍有改善
無效:產后大出血未能控制,厥脫加深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