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積血危害較為嚴重,如果出血沒有及時處理的話,可危及產婦的生命安全。同時,宮腔積血可影響子宮恢復和導致產褥期感染等后果。
1、影響子宮復舊。宮腔積血也是子宮復舊不良(產后6周子宮仍未能恢復到非孕狀態)的結果,同時宮腔積血下的子宮平滑肌收縮受影響,又可反過影響子宮復舊,使子宮復舊不良進一步加重。
2、影響惡露。女性分娩后,宮內蛻膜組織壞死脫落,即形成惡露,如果宮腔內積血不沒有及時排出,會導致宮腔內壞死組織與凝血塊增多,即導致惡露增多。
3、產褥感染。由于宮腔積血中的血液及壞死組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容易滋生細菌,在產褥期容易發生逆行感染。此外,所產生的細菌可分解破壞胎盤、胎膜剝離面血竇中已經形成的血栓,可導致晚期產后出血。
4、容易被細菌侵入。若剖腹產婦的子宮肌壁存在明顯的創面,容易遭陰道、肛門病原體逆行感染,影響產婦的健康。
由于宮腔積血發生時,產婦常常感覺腹痛及出現出血、休克等癥狀,臨床上和陰道出血、盆腔瘀血、子宮出血等癥狀類似,產婦可了解相關知識,對此進行鑒別。
1、陰道出血:陰道出血時,血液可來自外陰、子宮頸、陰道或子宮內膜。陰道出血常見于產傷。在分娩時,胎頭在子宮收縮的作用下下降,如果此時產程進展過快,在產婦產道還沒有充分擴張、胎兒過大的情況下,容易發生陰道壁撕裂,造成陰道出血。
2、盆腔瘀血:盆腔瘀血綜合征,常見于30-50歲的經產婦(曾經生過多于一個孩子的產婦),該癥多由慢性盆腔靜脈瘀血造成,常有大腿根部或髖部酸痛無力,低位腰痛等癥狀。
3、子宮出血:子宮出血又稱為功血,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產后子宮出血多由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裂傷及凝血功能障礙等原因造成,表現為24小時內出現不同程度的出血癥狀。
對于宮腔積血的預防,首先要注意,在可選擇陰道分娩的時候盡可能避免剖宮產。在產前,要進行嚴格的檢查,特別注意胎兒大小、多產、子宮發育不良等情況,如果存在這些情況,醫護人員在手術過程中,會預先做好宮腔積血救治的準備。
在分娩時,醫護人員會按照剖宮產的指征嚴格進行,對產婦出現的情況做嚴格觀察,及時處理并發癥出現的情況。
對于宮腔積血的產婦,在月子期間要注意加強營養,保證自身應補充足夠的營養食物。同時,由于剖腹產時失血較多,可適量增加補氣養血類的食物。
雞肉: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能為機體機體提供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提高抗病和康復能力。煮湯或做菜食用。
薏米: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利濕、祛痰排膿等效果,可緩解術后創傷。取適量熬粥喝。
山藥:具有健脾補氣作用,可提高機體的抗病及康復能力。取適量蒸熟食用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