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緒起伏不定
寶寶出生以后,新媽媽體內激素再次發生變化,因此變得格外敏感,或因能否照顧好寶寶而憂愁,或因身材何時恢復而煩惱,亦或懷疑丈夫對自己的感情。產婦心情煩亂,難以靜下心來休養,也會影響睡眠。
2.寶寶哭鬧不止
寶寶的出生讓新媽媽欣喜不已,但是他一旦哭鬧令人十分頭痛。寶寶哭鬧不分時間和場合,無論是餓了還是尿了只要不舒服就會哭鬧,新媽媽只好疲于應付,可能因此忙得團團轉沒有時間休息。
3.飲食不當
坐月子時,不少新媽媽每天吃很多補品,但是此時腸胃功能較弱,進補不當極易致使消化系統紊亂。腸胃不適阻礙消化順利進行,使肝臟負擔加重,心腦供氧不足,睡眠質量隨之降低。
4.頻繁喂奶
家人或是月嫂可以幫忙照顧寶寶,比如換尿布,但是哺乳必需要新媽媽自己來。寶寶每天除了吃就是睡,身體發育快,對奶水需求多,常常會肚子餓,為此新媽媽要經常喂奶。即使孩子吃奶粉,也要經常喂,新媽媽難以安心入睡。
1.產后睡眠不足易健忘
生產時不僅消耗大量體力,氣血損失也很大,所以產后需要注重調養。倘若產后睡眠不足,新媽媽注意力易分散很難集中,久而久之就會發生健忘的情況。
2.產后睡眠不足易脫發
新媽媽要照顧小寶寶,往往無法好好休息,睡眠不足時間長了,會影響頭部血液循環,引起頭痛、脫發等。
3.產后睡眠不足易發胖
經研究證實,睡眠不足可使人體激素變化,進而促使食欲增加。研究發現,在寶寶半歲時,倘若新媽媽每日睡眠時間<5小時,待孩子滿1周歲時,其體重比那些每日睡足7小時的媽媽多5公斤。若是產后1年睡眠時間比產后半年更少,會使瘦身難度大大增加。為了身心健康,新媽媽應確保睡眠充足。除了堅持鍛煉、健康飲食外,每天最好多睡2小時。
通常,新媽媽一人難以解決睡眠不足的難題,可以尋求他人幫助,或通過飲食調理來緩解。
1.家人協助
待寶寶出生后,產婦即進入產褥期,開始坐月子。為了及早將虛弱的身體調養好,丈夫及家人是可依賴最堅實的支持。除了哺乳外,照顧寶寶的其他事情家人都可以分擔,比如洗澡、玩樂、洗尿布、哄睡等。新媽媽可以見縫插針歇一會兒,獲得更多的休息時間。
2.月嫂幫忙
若是家人因工作等原因無法抽出時間來照顧產婦和寶寶,而新媽媽自身精力有限,那么可以雇傭月嫂來幫忙。此階段,新媽媽主要的任務就是調養身體、喂養寶寶。可以按照寶寶的作息時間來調整,在寶寶饑餓時按需哺乳,在寶寶睡覺時也休息。
需要注意的是,月嫂不能代替媽媽,她主要是幫助產婦做母嬰護理,比如煲湯、沐浴擦身、換洗尿布等,也可以讓其做家居衛生清潔工作。
除了在衣食住行上細心護理以外,新媽媽還要注意飲食,以促進睡眠。
(1)富含VB族食物。比如VB12、B6、B2、葉酸等。可以從綠色蔬菜、動物肝臟、全麥食品、奶蛋類、豬肉、花生等食物中獲取,新媽媽應在飲食中適量加入。
(2)富含鈣質食物。此類食物有安寧心神、改善睡眠的功效。若是產婦攝取不充足,易引起失眠、肌肉酸痛等狀況。牛奶、芝麻、豆制品等食物是不錯的補充來源。
(3)富含色胺酸的食物。色胺酸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安眠效果頗佳。新鮮水果中,屬香蕉含量最高;堅果類推薦南瓜子、芝麻以及葵花籽,另外,豆制品、奶類、魚、肉等食物含量也較為豐富。
1.定量的鍛煉
適度的鍛煉是幫助產婦有效預防失眠的最佳方式。但是運動的時間要離睡眠的時間有一定距離,睡前3個小時是進行運動的最佳時間。此外,每天固定鍛煉半小時,可以更為有效地幫助產婦入睡。
2.合理的飲食
產婦們要確保日常飲食營養供應充足,盡量保持清淡。晚飯七分飽為最佳,睡前要堅決杜絕茶、咖啡等飲料。卵磷脂可以有效幫助調節神經的功能,因而患有失眠病癥的產婦可以適當食用一些含有此類物質的保健食品。
3.家屬的關心
產婦在生產過后可能會難以適應身份的變化,心理也會出現緊張、焦躁不安的情況,此時家屬的關心與支持就顯得尤為重要。良好的家庭氛圍以及丈夫給予的幫助與配合,對幫助產婦預防失眠有著重要的影響。
4.舒適的環境
外部的環境會對產婦的心理狀況產生很大的影響,因而要盡可能地為產婦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幫助提高產婦的睡眠質量。環境應當相對安靜,遠離噪聲污染以及光污染等,能夠讓產婦感到心情舒暢。
1.產婦睡姿側臥位和俯臥位最好:
產后子宮內的血液、脫落的組織及黏液混在一起經陰道流出稱為惡露,產后3-7天最多。若總是仰臥,不但易出現子宮后倒,引發腰痛白帶增多,惡露也不易排出。因此睡姿應取側臥位和俯臥位。
2.側臥仰臥交替進行最好:
產后若總是仰臥,容易造成子宮后倒,導致產后腰痛、白帶增多,而且惡露也不易排放。因此產婦在休息期間要避免長期仰臥位,應側臥、仰臥輪換交替。產后2周可以開始俯臥,每天1-2次,每次15分鐘左右。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