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臍帶未脫落之前 臍帶被切斷后便形成了創面,這是細菌侵入新生兒體內的一個重要門戶,輕者可造成臍炎,重者往往導致敗血癥和死亡,所以臍帶的消毒護理十分重要:在臍帶未
脫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潔干燥,特別是尿布不要蓋到臍部,以免排尿后濕到臍部創面。要經常檢查包扎的紗布外面有無滲血,如果出現滲血,則需要重新結扎止血,若無滲血,只要每天用
75%的酒精棉簽輕拭臍帶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脫落。
第二階段:臍帶脫落之后
臍帶脫落后臍窩內常常會有少量滲出液,此時可用75%酒精棉簽卷清臍窩,然后蓋上消毒紗布。以前曾經有人主張局部涂1%的甲紫(紫藥水),因甲紫有殺菌、收斂作用,但由于甲紫的穿透力
弱,有時表皮已有痂皮形成而底下卻窩芷著膿腫,故現在多數主張采用蘸了75%酒精的棉簽消毒。
但切忌往臍部撒“消炎藥粉”,以防引起感染。如果臍窩有膿性分泌,其周圍皮膚有紅、腫、熱、且小兒出現厭食、嘔吐、發熱或體溫不升(肛表溫度低于35攝氏度),提示有臍炎,應立即
去醫院診治。
經過醫生的檢查,健康狀況良好的寶貝就可以很快的送到媽媽的身邊了。在正常情況下,臍帶在出生后3~7天脫落。但在臍帶脫落前,臍部易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臍帶結扎后留有臍血管斷
口,如果臍部感染,細菌及其毒素進入臍血管的斷口處并進入血循環,就會引起菌血癥。新生兒免疫功能低下,菌血癥會很快發展為敗血癥甚至膿毒血癥。因此,臍帶斷端的護理是很重要的
。醫護人員會很細心的進行消毒等措施,并且會細致的教會寶寶的家人如何護理好臍帶。當回家了以后,父母就可以正確的護理照顧,直至臍帶干燥脫落為止。
(1)每天清潔小肚臍
剛出生的小寶寶,臍窩里經常有分泌物,分泌物干燥后,會使臍窩和臍帶的根部發生粘連,不容易清潔,臍窩里可能會出現膿液。所以,要徹底清潔小臍窩。方法是:每天用棉簽蘸上75%的酒
精,一只手輕輕提起臍帶的結扎線,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簽仔細在臍窩和臍帶根部細細擦拭,使臍帶不再與臍窩粘連。隨后,再用新的酒精棉簽從臍窩中心向外轉圈擦拭。清潔后別忘記把提過
的結扎線也用酒精消消毒。
(2)保持肚臍干爽
寶寶的臍帶脫落前或剛脫落臍窩還沒干燥時,一定要保證臍帶和臍窩的干燥,因為即將脫落的臍帶是一種壞死組織,很容易感染上細菌。所以,臍帶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濕,要馬上應用干棉
球或干凈柔軟的紗布擦干,然后用酒精棉簽消毒。臍帶脫落之前,不能讓寶寶泡在浴盆里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干后再洗下半身。
(3)不要讓紙尿褲或衣服摩擦臍帶殘端
臍帶未脫或剛脫落時,要避免衣服和紙尿褲對寶寶臍部的刺激。可以將尿布前面的上端往下翻一些,以減少紙尿褲對臍帶殘端的摩擦。
(4)如果臍帶不脫落
一般情況下,寶寶的臍帶會慢慢變黑、變硬,1~2周脫落。如果寶寶的臍帶2周后仍未脫落,要仔細觀察臍帶的情況,只要沒有感染跡象,如沒有紅腫或化膿,沒有大量液體從臍窩中滲出,就
不用擔心。另外,可以用酒精給寶寶擦拭臍窩,使臍帶殘端保持干燥,加速臍帶殘端脫落和肚臍愈合。
(5)如果臍帶有分泌物
愈合中的臍帶殘端經常會滲出清亮的或淡黃色黏稠的液體。這是愈合中的臍帶殘端滲出的液體,屬于正常現象。臍帶自然脫落后,臍窩會有些潮濕,并有少許米湯樣液體滲出,這是由于臍帶
脫落的表面還沒有完全長好,肉芽組織里的液體滲出所致,用75%的酒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精輕輕擦干凈即可。一般一天1~2次即可,2~3天后臍窩就會干燥。用干紗布輕輕擦拭臍帶殘端,
也能加速肚臍的愈合。如果肚臍的滲出液像膿液或有惡臭味,說明臍部可能出現了感染,要帶寶寶去醫院。
(6)如果臍帶發紅
臍帶殘端一經脫落,肚臍就形成了。在臍帶殘端脫落的過程中,肚臍周圍常常會出現輕微的發紅,這是臍帶殘端脫落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不用擔心。但是,如果肚臍和周圍皮膚變得很紅,而
且用手摸起來感覺皮膚發熱,那很可能是肚臍出現了感染,要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
嬰兒臍帶脫落后,臍孔兩邊的腹直肌尚未合攏,一旦腹腔內壓力增高,腹膜便向外突出而造成疝。臍疝的內容物是腸管的一部分。
2、幫助臍疝自然愈合的措施:
隨著年齡的增長,疝環口也會逐漸縮小,一般在2歲以內部可自然閉合,因此只要沒有腹痛,嘔吐(腸子被環口夾住)或局部感染,一般不需特殊處理。
如果臍疝較大,為了加快其愈合,可取一條寬約4~5厘米的松緊帶,在其中心處用布固定半只乒乓球,球的凸面對準臍孔,使腸子不再突出,松緊帶兩頭用可調節長短的扣子固定,壓力應保
持在既能保證腸子不再突出,而又不影響呼吸和吃奶為準,使用后每2~3小時檢查一次,以防止皮膚擦傷。
值得注意的是,曾有人主張用錢幣壓迫或繃帶扎緊,實際上效果并不理想,因為嬰兒的腹部呈圓形,繃帶過緊會造成局部皮膚壞死,所以還是應該用乒乓球壓迫,這樣既安全效果又好。
臍帶繞頸在產科門診十分常見,約占分娩總數20%~25%。發生原因與臍帶過長、胎兒小、羊水過多及胎動頻繁有關。多數繞頸1~2周,3周以上少見,文獻報道最多達9周。臍帶有補償性伸展,
纏繞松弛對胎兒影響不大,纏繞過緊及多圈可影響胎兒血供,有造成胎心改變、圍產兒缺氧、窒息甚至死亡的風險。實際上影響預后的關鍵因素不在繞頸周數,而在除去繞頸所剩的臍帶長度
。如雖只繞1周但相對長度過短,仍可造成慘痛結局。因臍帶相對縮短,臨產后影響胎先露下降,出現臍疝、子宮內翻、胎盤早剝、臍帶斷裂并不少見。發生在單羊膜囊雙胎時危險更大。
1、臍帶纏繞后可脫開嗎
胎寶寶是有智商,是很聰明的,當有不適感時他會主動運動擺脫窘境。有時你在腹部輕輕拍打胎寶寶,胎寶寶會主動向另一側運動,離開拍打部位。在B超下經常可以看到當B超探頭稍用力壓
準媽媽腹部時,胎寶寶感到壓力就會向旁邊躲避,有的胎寶寶更有意思,會伸出小腳丫向受壓位置踢一踢。
當臍帶纏繞胎寶寶,而且纏繞較緊、胎寶寶感到不適時,他會向周圍運動,尋找舒適的位置,左動動、右動動,當胎寶寶轉回來時,臍帶纏繞自然就解除了,胎寶寶就會舒服地休息一會。當
然,如果臍帶繞頸圈數較多,胎寶寶自己運動出來的機會就會少一些。
2、臍帶繞頸發生后給孕婦的建議
(1)學會數胎動,胎動過多或過少時,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2)羊水過多或過少、胎位不正的要做好產前檢查;
(3)通過胎心監測和超聲檢查等間接方法,判斷臍帶的情況;
(4)不要因懼怕臍帶意外而要求剖腹產。
(5)要注意的就是減少震動,保持睡眠左側位。
(6)在家中可以每天兩次使用家用胎心儀(多普勒胎心儀),定期檢查胎兒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就診。
3、胎兒臍帶繞頸一定要剖腹產嗎
超聲檢查已成為產前檢查的重要手段,超聲可看到胎兒是否有臍帶繞頸、纏繞周數及松緊度如何。在胎頭及頸部縱切面上,胎兒頸部后方有“V”形壓跡,表示臍帶繞頸一周,“W”形壓跡,
表示臍帶繞頸兩周,波浪形的壓跡表示臍帶繞頸兩周以上。
臍帶富有彈性,其血管的長度超過臍帶的長度,血管呈螺旋狀盤曲,有很大的伸展性。臍帶繞頸后,只要不過分拉扯臍帶,不至于影響臍帶的血流,絕大多數胎兒不表現任何異常,所以臍帶
繞頸不必驚慌。但如果臍帶繞頸過緊可使臍血管受壓,導致血循環受阻或胎兒頸靜脈受壓,使胎兒腦組織缺血、缺氧,造成宮內窘迫甚至死胎。如果在妊娠晚期發現胎兒有臍帶繞頸現象,孕
婦應當減少活動,注意休息,學會數胎動,胎動過多或過少時,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發現臍帶繞頸后,不一定都需要剖腹產,在分娩過程中,如果臍帶繞頸不緊,臍帶有足夠的長度,則不需要剖腹產,只有繞頸圈數多且緊,臍帶相對過短,胎頭不下降或胎心有明顯異常時,
才考慮是否需要手術。
4、臍帶繞頸分娩中要注意什么
臍帶繞頸的發生占分娩總數的20%左右,對分娩的影響主要有兩方面:
(1)引起胎先露下降受阻,由于臍帶纏繞使臍帶相對變短,影響胎先露部入盆,并可使產程延長或停滯。
(2)引起胎兒宮內缺氧,當臍帶纏繞周數過多、過緊時或宮縮時,臍帶受到牽拉,可使胎兒血循環受阻,導致胎兒宮內缺氧。
所以,臍帶繞頸分娩時應注意:繞頸3周以上最好行剖宮產。嚴密觀察產程,如進展緩慢或停滯應果斷決策。密切監測胎心率,一旦發生胎兒窘迫應立即終止分娩,行陰道助產或剖宮產。
什么是臍帶血
臍帶血是胎兒娩出、臍帶結扎并離斷后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通常是廢棄不用的。近十幾年的研究發現,臍帶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干細胞,可用于造血干細胞
移植,治療血液系統、免疫系統,以及遺傳代謝性及先天性疾病。80多種疾病,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人類生物資源。
臍帶血有什么用
治愈疾病:世界范圍內,目前臍血已經用于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神經母細胞瘤、粘多糖病、地中海貧血、骨髓發育不良癥候群、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慢性
肉芽腫等80多種疾病。截止2014年5月底,全球已在美國國立衛生院(NIH)注冊與臍帶血相關的臨床研究共928項。
如何采集
臍血采集不同于傳統的骨髓采集,不需要進行麻醉,無痛、無副作用,是在斷臍以后進行的,因此對母親和孩子沒有任何不良影響,屬于“廢物利用,變廢為寶”。 采集人員必須是具有執業
資質并注冊的醫生或護士,且經過臍帶血采集的培訓。
如何儲存
采集的臍帶血首先要進行制備,通過密度梯度離心,提取出造血干細胞。之后要經過一系列的檢測(如血量、細胞數、造血干細胞含量與增殖能力、病原微生物、細菌霉菌等),并結合產婦
的產前檢查結果、家族遺傳病史、妊娠并發癥及其它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后,才能判斷該臍帶血是否適合儲存。
臍帶脫垂 當胎膜破裂,臍帶脫出于胎先露部下方,經宮頸進入陰道內,甚至經陰道顯露于外陰部。臍帶先露又稱隱性臍帶脫垂,指胎膜未破時臍帶位于胎先露部前方或一側。其發生率為0.4%
~10%。臍帶脫垂對胎兒危害極大,因宮縮時臍帶在先露與盆壁之間受擠壓,致臍帶血液循環受阻,胎兒缺氧,發生嚴重的宮內窘迫,如血流完全阻斷超過7~8min,則胎兒迅速窒息死亡。
1、臍帶脫垂的癥狀
破膜后,胎心率突然變慢,臍帶脫垂的可能性很大,應立即做肛查和(或)陰道檢查,如發現宮口內有搏動的粗如手指的索狀物即為臍帶先露。如臍帶脫出于宮頸口之外,臍帶脫垂即可確診。
檢查者的手觸摸臍帶搏動,可監測胎兒在宮內的情況。不能用力觸摸以免加重臍帶受壓。
2、臍帶脫垂的治療
1.早期發現,正確處理,是圍生兒能否存活的關鍵。
(1)胎膜未破發現隱性臍帶脫垂時,產婦應臥床休息,取臀高頭低位,密切觀察胎心率。由于重力作用,先露退出盆腔,減輕臍帶受壓,且改變體位后,臍帶有退回的可能。如為頭先露,宮縮
良好,先露入盆而胎心率正常,宮口進行性擴張,可經陰道分娩。否則以剖宮產較為安全。
(2)破膜后發現臍帶脫垂時,應爭分奪秒地進行搶救。據宮口擴張程度及胎兒情況進行處理。
①宮口開全、胎心存在、應在數分鐘內娩出胎兒。頭盆相稱者,立即行產鉗或吸引器助產;臀位則行臀牽引;肩先露可行內倒轉及臀牽引術協助分娩。后兩者有困難者,應立即剖宮產。
②宮口尚未開大,估計短期內胎兒不能娩出者,應從速剖宮產。在準備手術時,必須抬高產婦的臀部,以防臍帶進一步脫出。陰道檢查者的手可在陰道內將胎兒先露部上推,并分開手指置于
先露與盆壁之間,使臍帶由指縫通過而避免受壓,根據觸摸臍帶搏動監測胎兒情況以指導搶救,直至胎兒娩出為止。臍帶則應消毒后回納陰道內。
③若宮頸未完全擴張,胎心好,無剖宮產條件或產婦及家屬不同意行剖宮產者,臍帶則應消毒后行臍帶還納術。常用方法是產婦取頭低臀高位,用一加大旁孔的肛管,內置一金屬條,將一消
毒紗布條輕系于脫出臍帶的下部,然后在肛管旁孔處,以金屬條插入棉布條圈內,然后將肛管送入宮腔底部,使脫出的臍帶隨肛管重新放入宮腔內,隨后先抽出金屬條,再抽出肛管,臍帶與
所系的紗布條留于胎先露部以上。仔細聽胎心及密切觀察臍帶是否再次脫出,確定臍帶還納成功,應迅速轉送至有條件醫院行剖宮產或進行催產處理。施行臍帶還納術前,應先把胎先露部推
上,防止臍帶受壓。因臍帶還納術的成功率不高,術前應向產婦及其家屬說明。胎心已消失超過10min,確定胎死宮內,應將情況通告家屬,任其經陰道自然分娩,為避免會陰裂傷,可行穿顱
術。
④在以上處理的基礎上,均應做好搶救新生兒窒息的準備工作。
2.關鍵在于早期診斷,早期診斷又在于嚴密觀察產程,密切注意胎心的變化。在具體處理方面,當時宮頸擴張程度至關緊要,其次如胎位、產次、骨盆等,皆應考慮。
(1)臍帶先露:由于胎膜完整,先露臍帶為前羊水所保護,在宮縮時臍帶亦不致受到嚴重壓迫,宮縮間隙壓迫即可全部緩解。如已足月。胎心良好,應行剖宮產術。如堅決不被接受時,則墊高
臀部,側臥于臍帶旁置的對側位(圖3),并盡可能防止胎膜破裂。宮口未開全前,勸阻產婦施用腹壓,不向下屏氣。待宮口開全后,再根據當時臍帶部位以及先露高低實行內倒轉,臀位牽引還
是產鉗牽引。但這種處理對胎兒危險性很大,對母體亦有影響,應反復與患者及家屬說明。
(2)臍帶脫垂:一經診斷應立即使產婦取臀高位或胸膝臥位,如臍帶脫垂程度重或胎兒窘迫情況嚴重,則用內診手上推胎頭至骨盆入口以上,以減輕先露部對臍帶的壓迫。脫出外陰的臍帶暫用
無菌紗布覆蓋,盡可能少觸動,并給以胎兒窘迫的一切治療,同時做好進一步處理準備。
經過倒臥位后,胎心轉好,宮口如僅部分擴張者,應立即進行剖宮產術。如胎心消失,則等待自然分娩,免得產婦遭受無可救助的手術。但必須審慎,并與家屬說明情況。
如發現臍帶脫垂時,宮口已完全開大或近開全,胎頭已位于坐骨棘間徑平面下,應迅速應用胎頭負壓吸引術、產鉗術加速分娩,但手術中仍應細致從事,避免過于急促草率,防止對胎兒及產
婦的損傷。一般宮口開全或近開全時發現臍帶脫垂、胎心存在,對搶救胎兒較有利。
臍帶還納法:臍帶已脫出陰道外或仍在陰道內,而宮口僅部分擴張胎心音尚好者,可勿作干擾,因雖脫垂而血運能維持。但應迅速采取剖宮產術。在手術準備期間仍要嚴密監護。如臍帶搏動
緩慢或停止,說明臍帶受壓,血運有受阻情況,除取臀高位外,應立即行臍帶還納術。臍帶還納有種種方法,原則上以迅速、簡便、觸動少為宜,可憑手術者之經驗選用。紗布復位法是用無
菌紗布將脫垂之臍帶松松裹住,用手先將先露部推上,連同紗布一起將臍帶團由空隙處送回宮腔,然后按壓宮底,將胎頭推下,在頂先露借助紗布塊的堵塞,可防止臍帶再度滑出。但此法一
般用于宮口擴張較大者,否則紗布不易填入。臀位時臍帶還納理論上應掛于肢體,但往往不易成功,宮縮時更易脫出。臍帶還納器法,由于還納器的不同,應用經驗亦不一。山東大學齊魯醫
院應用肛管加大其旁孔,內置金屬芯。將脫出之臍帶套一紗布條,以金屬芯將套妥之紗布條壓入肛管之旁孔,然后手持肛管送入宮腔盡可能高處,臍帶隨同而上。然后拔出金屬芯,再退出肛
管,臍帶與所套紗布條留于胎先露部以上。此法在宮口擴大2~3cm者即可進行(圖4),每有還納后胎心音好轉者。但應強調臍帶還納法有可能當時失敗或不久臍帶又重復垂下,切忌反復操作,
加重胎兒窘迫程度,延誤搶救時機。故如還納成功,胎兒窘迫好轉,應果斷選擇剖宮產術,最好勿再搬動,必要時用手或紗布卷填堵于宮頸口,即就產房進行。還納后胎心音仍不佳甚至消失
者,或還納不成者,唯有保障母體安全,注意防止產后感染。
雖然臀先露時對臍帶壓迫的危險性較小,其處理原則同頭位。發現時胎心好,宮口部分擴張,應行剖宮產術;宮口開全者應做臀牽引術;胎心不好者,等待經陰道分娩,但仍應密切注意胎心
變化,一旦宮口開全,早行臀牽引術。
在雙胎,第1胎兒娩出后,第2胎兒臍帶脫垂,則應根據胎先露,立即行內倒轉術(頭先露,多在高位)或臀牽引術。在農村或產婦家庭接生,不能轉送院,又無條件進行剖宮產術,對胎心音尚
好者,一方面采取臀高位,一方面根據宮口開大情況行還納術。如破膜不久又無頭盆不稱,宮口已近擴張完全,則內倒轉術仍不失為一搶救胎兒的措施,但必須具有一定的經驗。在還納或轉
向完成,而子宮口又未開全前不能立即牽引,在等待宮口開全前,應勤聽胎心音,再根據情況做相應處理。
如胎兒已死,則等待其自然分娩。如有骨盆狹窄、頭盆不稱、異常先露,分娩有困難者,可用毀胎術。
產后應檢查有無產道損傷,及時縫合;并給抗感染藥物。
3、臍帶脫垂的預防
做好產前檢查,準確估計先露與骨盆之比例,及時發現與糾正異常胎位。加強產程觀察和嚴密聽取胎心音,平時即配備好搶救用的器材藥物。對臨產胎頭浮動及臀位產婦,應臥床休息,不灌
腸,檢查要輕柔,避免早破膜。破膜后要立即聽胎心,如有異常并懷疑有臍帶脫垂可能時,立即做陰道檢查。肛查不能明確診斷,輕度脫垂產例常易漏診,且發現臍帶脫垂也不能立即進行有
力的處理。嚴格掌握人工破膜引產適應證:宮頸成熟、完全展平,頂先露、胎頭銜接。如胎頭稍浮動而又必須引產時,應排除頭盆不稱,刺破胎膜后將胎頭推進骨盆入口,包扎腹部,注意臥
勢,經常聽取胎心音。
4、臍帶脫垂的并發癥
脫垂的臍帶被壓擠在先露部與骨盆之間,胎盤血液循環受阻,可造成嚴重的胎兒窘迫,尤其頭先露者,臍帶位于恥骨聯合后方時受壓程度特重,可使臍帶血流完全阻斷,致使胎兒迅即死亡。
如臍帶由胎先露后側方脫出,則因避開胎頭與骶岬之間的抵觸,所受壓迫程度可稍減輕。臀位與橫位時,臍帶受壓程度雖不像頭位那樣迅猛,但胎兒血液循環仍有不同程度的受阻。一般先靜
脈受壓,引起胎兒回心血量的減少和胎盤絨毛間隙充血。臍帶脫出外陰后除其上段仍受壓外,可因溫度變化(室溫較低)及脫出部分的盤曲,更促使臍帶血循環停滯。因臍血管受壓程度不一,
臨床表現亦有差異:①破膜時或破膜不久后,胎心音變慢或宮縮之后胎心音仍持續緩慢、不規則,是臍帶脫垂的主要臨床表現;②第1產程未破膜前,宮縮或宮縮后短期內胎心音變慢,然后恢
復正常,經墊高臀部或改變臥式后上述現象好轉,雖為臍帶受壓一般現象(纏繞、打結),亦應疑有臍帶先露;③臍帶脫出顯著者,往往在破膜后可于陰道口外見到。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